苏晚星是被窗沿上跳下来的麻雀叫醒的。
九月的晨光软得像揉过的宣纸,透过宿舍窗帘的缝隙溜进来,在她摊开的画纸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她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指尖还沾着昨天调颜料时蹭到的浅赭石色——昨晚对着导师给的书单整理借阅计划,顺手在草稿纸上勾了几笔图书馆的轮廓,结果画到一半就困得趴在桌上睡着了。
“醒啦?”对面床铺的林晓晓正对着镜子编双马尾,发梢还别着个草莓形状的发夹,“我刚去楼下买早饭,看到图书馆门口已经排了小长队,你今天要去抢书可得抓紧点。”
苏晚星趿着拖鞋走到书桌前,指尖划过那张写满书名的便签纸,最上面那行“《经典插画构图解析》”被她用红笔圈了两道。昨天收拾宿舍时翻出导师给的专业书单,其他书要么能在网上买到电子版,要么美术系资料室就有馆藏,唯独这本,系里的老师说“图书馆只有一本纸质版,还在三楼理科区附近,得早点去抢”。
“知道啦,”她弯腰从行李箱里翻出帆布包,往里面塞了本速写本和几支削好的铅笔——万一找书的时候遇到好景色,还能随手画两笔,“我先去洗漱,等会儿直接去图书馆,早饭你帮我带个肉包就行。”
林晓晓对着镜子眨了眨眼,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对了对了,我刚才听隔壁宿舍的学姐说,那个计算机系的学神,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去图书馆三楼占座,就靠窗那个能晒到太阳的位置,你去三楼找书的时候,说不定能偶遇呢!”
苏晚星正往牙刷上挤牙膏的手顿了顿,脑海里莫名闪过昨天在画室里画的那个白衬衫剪影——耳尖又有点发烫,她赶紧低下头含住牙刷,含糊不清地应了句“找书要紧,哪有空看别人”,转身躲进了卫生间。
水流哗哗地响,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皱了皱眉。不就是个长得帅的学神吗?林晓晓天天挂在嘴边,自己怎么还真的记在心上了?她用冷水拍了拍脸,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压下去,心里默念三遍“找书、找书、找书”,这才收拾好东西,背着帆布包出了宿舍。
九月的校园里满是桂花香,风一吹,细碎的花瓣就落在石板路上,像撒了层金粉。苏晚星走在香樟树下,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些——美术生的眼睛总是忍不住捕捉这些细碎的美好,她掏出速写本,飞快地在纸上勾了几笔香樟树的枝桠,笔尖刚触到纸面,又想起图书馆的事,赶紧把本子塞回包里,加快了脚步。
图书馆门口果然排了队,大多是抱着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偶尔能看到几个和她一样背着画具包的美术生。苏晚星跟着队伍往里走,刚踏进大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旧书味,混合着空调的凉意,让人瞬间静下心来。她抬头看了眼楼层指示牌:一楼是报刊区,二楼是文科借阅区,三楼是理科借阅区和电子阅览室。
“《经典插画构图解析》,索书号J218.5/012……”她把便签纸攥在手里,一边念着索书号,一边往二楼文科区走。之前听系里的老师说,艺术类的书大多在二楼,她想着说不定索书号标错了,先去二楼找找看。
二楼的书架又高又密,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晚星按照索书号的分类,在J类(艺术类)的书架间绕了两圈,指尖划过一本本封面精致的画册,从《文艺复兴三杰作品集》到《现代插画设计教程》,却始终没看到那本《经典插画构图解析》。她甚至找了管理员阿姨,阿姨戴着老花镜翻了翻借阅系统,笑着说:“姑娘,你这书确实不在二楼,在三楼理科区那边,可能是之前整理书架的时候,不小心和计算机类的书放一块儿了。”
苏晚星只好道谢,抱着速写本往三楼走。三楼的氛围和二楼完全不同——没有艺术类书籍那样鲜艳的封面,大多是深蓝色、深灰色封皮的理科教材,书架间的学生也都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键盘敲击声,轻得像落在纸上的笔尖声。
她按照索书号,在靠近电子阅览室的那片书架前停了下来。这里的书架比二楼的更高,最上面一层的书几乎要碰到天花板。苏晚星踮起脚尖,伸手去够标着“J218.5”的那一排,指尖划过一本本厚重的书,终于在最里面摸到了一本封面是浅灰色的书——封面上印着“经典插画构图解析”几个字,正是她要找的那本。
她心里一喜,用力把书往外抽,却没注意到旁边的一本《数据结构与算法》也跟着滑了下来。眼看那本书就要砸到脚边,苏晚星赶紧弯腰去扶,慌乱间,目光扫过斜前方靠窗的位置。
那是个单人座位,临着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是图书馆后面的香樟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座位上坐着个男生,穿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白衬衫,领口的扣子系得严严实实,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干净的手腕。他背挺得很直,指尖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能看到他微微蹙着的眉,眼神专注得像是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代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