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笼罩着整个安国公府。云卿辞站在书房窗前,望着那无尽的黑暗,心中思绪万千。萧煜走到她身旁,轻声说道:“卿辞,别太担心,我们一定能度过此次难关。”云卿辞转过头,看着萧煜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嗯,我相信我们可以。只是,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说罢,她转身走向书桌,与萧煜和苏嬷嬷再次陷入了紧张的商讨之中,为化解安国公府的危机,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就在这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起。“进来。”云卿辞应道。门被推开,一名心腹模样的小厮快步走进来,单膝跪地,恭敬道:“姑娘,您吩咐打听的消息,已有眉目。朝堂之上,支持和反对咱们安国公府的官员,如今已隐隐分成两派。那王尚书在背后煽风点火,不断扩大事态,看样子是想把咱们往绝路上逼。”
云卿辞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却又很快恢复坚定:“意料之中,王尚书既然出手,必然不会轻易罢休。如今这局势,对我们来说十分不利,若不能尽快采取行动,家族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萧煜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当务之急,我们一方面要准备好应对弹劾的证据,证明安国公府的清白;另一方面,需争取更多朝堂官员的支持,尤其是那些中立官员,他们的态度至关重要。”
云卿辞点头表示赞同,看向苏嬷嬷:“嬷嬷,您在府中多年,对家族事务熟悉,烦请您帮忙督促家族成员,尽快整理出能证明家族清白的证据,切不可有丝毫疏漏。”苏嬷嬷连忙应道:“姑娘放心,老奴这就去办。”说罢,便匆匆离去。
云卿辞又将目光转向心腹小厮:“你继续密切关注王尚书的动向,他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立刻来报。”小厮领命后,也退了出去。
待众人离去,云卿辞对萧煜说道:“我打算亲自去拜访一些中立官员,向他们阐述安国公府的冤屈,以及王尚书此举背后的不良居心,争取他们的支持。”萧煜面露担忧:“此行恐怕多有危险,王尚书必定有所防范,你千万要小心。”云卿辞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自信:“放心吧,我会小心的。如今家族危在旦夕,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步。”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安国公府的庭院中。云卿辞精心打扮一番,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锦袍,头戴一支素雅的玉簪,显得端庄而秀丽。她带着几名护卫,乘坐马车,前往第一位中立官员——赵大人的府邸。
马车缓缓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云卿辞坐在车内,心中默默思考着见到赵大人后该如何说辞。她深知,此次拜访至关重要,成败与否,关乎家族的命运。
不多时,马车在一座府邸前停下。云卿辞下车,抬头望去,只见府邸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赵府”二字。门口的侍卫见有人来访,上前阻拦。云卿辞微笑着递上拜帖,说道:“烦请通传一声,安国公府二房嫡女云卿辞求见赵大人。”侍卫接过拜帖,转身进入府中。
片刻后,侍卫出来,恭敬道:“云姑娘,请进。”云卿辞在侍卫的引领下,穿过庭院,来到客厅。客厅内布置简洁而不失高雅,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几幅字画。赵大人早已在厅中等候,见云卿辞进来,起身相迎:“云姑娘大驾光临,赵某有失远迎。”云卿辞连忙行礼:“赵大人客气了,贸然来访,还望大人勿怪。”
两人落座后,丫鬟奉上茶水。云卿辞轻抿一口茶水,开口说道:“赵大人,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求。想必大人也听闻了朝堂上关于安国公府的弹劾之事,那些罪名皆是王尚书恶意编造,企图陷害我安国公府。我安国公府世代忠心耿耿,为大胤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实在是冤枉。”
赵大人微微点头,却并未言语。云卿辞见状,继续说道:“王尚书此举,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妄图通过打压安国公府,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扰乱朝堂秩序。若他的阴谋得逞,恐怕朝堂将陷入混乱,这对大胤王朝的稳定极为不利。”
赵大人眉头微皱,终于开口道:“云姑娘所言,赵某也有所耳闻。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赵某也需谨慎行事。”云卿辞心中一紧,知道赵大人态度暧昧,尚未明确表态。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赵大人,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衡。安国公府若倒下,王尚书的势力必将一家独大,到时候,恐怕其他官员也会受到牵连。还望大人能明察秋毫,主持公道。”
赵大人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云姑娘的话,赵某会仔细考虑。只是,在做出决定之前,赵某还需再观察观察。”云卿辞心中失望,但仍保持着微笑:“多谢大人,若大人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云某定当全力配合。”
随后,云卿辞又与赵大人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离开赵府时,她的心情格外沉重。赵大人的态度,让她意识到,争取中立官员的支持,远比想象中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