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安国公府内一片寂静。云卿辞站在窗前,望着那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十日能顺利度过。萧煜则在回府的路上,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他们都明白,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危险。但为了安国公府,为了彼此,他们没有退路。不知明日,又会有怎样的线索等待着他们去发现,而他们,又能否在这重重阻碍中,找到那一丝生机?
第二日清晨,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萧煜便已起身。他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身姿挺拔,神色凝重。昨夜回府后,他几乎未曾合眼,一直在谋划着如何应对王尚书的步步紧逼。今日,他决定进宫面圣,务必让皇帝看清王尚书的阴谋,保住安国公府。
萧煜匆匆用过早膳,便带着几名亲信侍卫,快马加鞭赶往皇宫。一路上,马蹄声急促,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还未开门,只有几个早起的小贩,正挑着担子准备去集市。萧煜无心顾及这些,他的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说服皇帝。
不多时,萧煜便来到了皇宫前。他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侍卫,大步向宫门走去。守卫见是靖王,赶忙行礼放行。萧煜穿过长长的宫道,宫道两旁的宫墙高耸,琉璃瓦在晨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道上回响,愈发显得急促。
很快,萧煜来到了御书房外。他刚要开口求见,却听到屋内传来王尚书那尖锐的声音:“陛下,安国公府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还请陛下立刻下旨查封,以绝后患。”萧煜心中一紧,暗叫不好,没想到王尚书竟来得如此之早,已经在皇帝面前开始诋毁安国公府了。
萧煜定了定神,上前一步,高声说道:“陛下,靖王求见。”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片刻后,传来皇帝威严的声音:“进来吧。”萧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稳步走进御书房。
一进书房,萧煜便看到皇帝坐在书桌后,面色凝重。王尚书站在一旁,看到萧煜进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萧煜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陛下,臣听闻王尚书在陛下跟前污蔑安国公府谋反,特来为安国公府辩解。”
王尚书冷哼一声:“靖王殿下,这安国公府谋反之事,证据确凿,您又何必为其狡辩。”萧煜看向王尚书,目光如炬:“王尚书,你口口声声说证据确凿,可那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你为了陷害安国公府,蓄意伪造的罢了。”
皇帝微微皱眉:“靖王,你如此维护安国公府,可有证据证明他们的清白?”萧煜向前一步,说道:“陛下,臣近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安国公府之事,与多年前的一桩旧案有关。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神秘势力,企图颠覆朝堂,而王尚书,很可能是这股势力的帮凶。”
王尚书脸色一变:“靖王殿下,您可不要血口喷人。臣一心为国,怎会与什么神秘势力勾结。”萧煜并未理会王尚书,继续说道:“陛下,云卿辞姑娘在安国公府的族谱中,发现了一些隐晦的记载,似乎指向当年宫廷中某位妃嫔的暴毙。而臣从一位曾参与当年事件的老官员处得知,此事与安国公府先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安国公府先辈是被人陷害的。这一切,都表明安国公府是被冤枉的。”
皇帝听了萧煜的话,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沉思片刻,说道:“靖王,你所说的这些,虽有些道理,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证明安国公府的清白。”萧煜心中一急,说道:“陛下,臣恳请您再给臣一些时间,臣定会彻查此事,给陛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王尚书赶忙说道:“陛下,靖王这是在拖延时间。安国公府意图谋反,乃是大逆不道之罪,若不尽快处置,恐怕会酿成大祸。”萧煜看向王尚书,冷冷地说道:“王尚书,你如此急于让陛下下旨查封安国公府,究竟是何居心?难道你真的与那神秘势力勾结,想要借此机会铲除异己?”
王尚书被萧煜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强辩道:“靖王殿下,您无凭无据,怎能如此污蔑于我。”皇帝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靖王,朕给你十日时间,若十日内你不能查清此事,证明安国公府的清白,朕定不轻饶。”
萧煜心中一喜,赶忙谢恩:“谢陛下恩典,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王尚书心中暗暗叫苦,却又无可奈何。
从御书房出来后,萧煜并未立刻离开皇宫。他在宫中的花园里徘徊,心中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这十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彻底洗清安国公府的冤屈。
此时,花园里的花朵正开得娇艳,五彩斑斓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穿梭其中。然而,萧煜却无心欣赏这美景。他的脑海中,全是安国公府的危机,以及如何应对王尚书的阴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