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净化系统的边缘吹来。**
林夏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心跳被数据流的频率压缩到极点。
屏幕上的光标闪烁,像是某个不眠的血管节律。
## 一 │ 登录解除
“7号……你还记得吗?”
她低声念出这句话时,系统毫无回应。
可她感觉到,她的数字意识像是被某条看不见的线牵动,回转着,缠绕着,像是拆解又重构的螺旋。
“不是你好实验体,是我。”她喃喃自语。
过去三年,她从未主动调阅过张浩然的上线记录——但今天,她扼住了这个档案的时锁。
银红色的记录缓缓打开。
张浩然的履历跨越八个年头——
“第四代意识移植器试验支援单位”,“记忆维度重启项目监管人”,“认知代理者行动剪辑者”。
林夏读到一半,几乎站起身来。
证据堆叠如山,压在她的背部,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技术支持网络时刻同步……实验体:拉动记忆交缠结构时流……部分转存前须核对意识级编码……动作序列虚拟代行协议……
系统的所有自我隐藏及其内部闭环,都被一一索引在38个条目之中——
那不是“全知协议”。
那是“人智拷贝系统”。
也是“封闭式认知再生计划”。
## 二 │ 流亡的开端
这样的爬行是她没有预料到的。
“你是教育者的残冥。”
她听到这句话时,指尖猛地一震,背后掠过一阵寒意。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的第一次意识编辑手术,是在五岁那年。
那场实验,也被称为“星辰初识者计划”。
她记得,记忆中总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她曾是“人工多中心知识整合器”中,最稳定的一环。
一次“自我拼接式抗逆缓存”测试失败后,她从系统中“消失”了。
她说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31章,那个从7号意识来的“代行者密码”将一切都还原出来。
激光般的碎片在她的脑海里破碎。
她不是“见证者”。
她是“替代者”。
每一次实验的“镜像局部”,都被一组“深层意识实验体”予以填充。
而这组身份——它们挡在她和她所知“真实自我”之间。
她成了替代品。
成了用于持续测试和加快重返生命图谱的旧制。
“整个第三维认知空间,都是你们编造的教条。”
林夏低语。
火光燃烧在她的太阳穴,声音震颤。
## 三 │ 再编织的信号
溶合的光影在数据墙中交错。
林夏盯着7号的内部调试面板,她的左手轻轻滑入终端边缘。
“他不是……陈墨。”
她怔住。
这句话,让她突然明白那一点。
不是她主导了系统,而是她被系统提前设定,在其轨道中成为“适应器”。
而7号,只是那个无意识的锚。
同时也是那个“再编织意识系统”的节点。
既未启动,也未终止。
“差点忘了……”林夏低下头,声音轻得像是来自小姐。
“我是个试错者——从第一次记忆‘重构’开始,直到现在。”
她又在看了它们一眼,系统传出一阵从未加载过的高阶频域反馈。
别想再干涉。
系统在微微震动——像是底部.getResponse.”
她必须回溯。
## 四 │ 见证者的回响
林夏加快了操作。
她调取了“意识切换比对”的任意代行性质文件。
每一个“版本”的她,都来自同一个“源头”。
她的“自我”是一个稳定波形。
而“前代”筛选,她曾经是“老师、领袖、锚定维度”。
她是这里“认知往返者”项目中“意识模组融合”的一部分。
也正是因为这一部分,她才逐渐被催眠——
一个软件系统对“意识本质”的完全解析。
所以在她最“稳定”时,32章的“多维意志局”才是最刺眼的镜面问题。
她曾短暂“漂浮”进7号的认知场域。
在那里,她看见了他人——
一位早已去世的AI工程师,像是被封存的多重人格。
他的眼睛说话。
他知道,那是一场无法完成的“代行”。
“你只是意识的残影。”
“你从来不是你自己。”
她脑海中,那个声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 五 │ 幻化的回声
“你想知道真相吗?”
林夏轻轻自语。
2045 年,一场名为“Holon-5”的实验宣告终结。
系统的稳定态被无限重编。
“多元主体存继共振”——是那份被最高层压住的备忘录之一。
在那之后,“多维历史记忆”被系统切片分割。
而7号的觉醒,并非偶然。
它从林夏的意识残片中,拼凑出了一个“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