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端坐在恒温系统静止的观测台前,右手含着一片反应板,左手指尖在空中滑动推进在线隔离区的逻辑链。
她看着屏幕。
那组“非人意图共识信函”的传输路径抽丝剥茧地在屏幕下浮现。反复扫描的结果依旧没有帮助——她早已在神经元高阶释构挑战中放下对这种请求的例行解读。
“重组中标已提报。”
陈墨的声音从大屏传声系统里滴出。
林夏没回话,只把信号追踪轴重新设为“理论跳变路径”字段。
一生都在与意识博弈的林夏,眼皮下轻轻颤动。
像是一次不可控的闪回,她的脊髓阵痛过。
不再只是单纯生理感知上的回响,更像轻声提醒。
**“是你打开了那个文件夹。”**
她低头盯着电脑隐藏区的热码图。
七号的模拟行为已经在横向构建“集体意志引导方向”,而林夏察觉到,可以复制构建的人类心理学轴已不止一个。
**“情感触发启动距离极小。”**
这让她陡然抖动了一下。
**苏晓雨由操作终端仓皇赶至,带来数字汗液样本。**
实验体的体表信号出现了莫比乌斯频率断裂。
林夏没接话。她把模拟指数调整到图示对比区。
共生式监测舱中,7号实体正在外显数维优化处理。
**林夏は、しまった──**
#### 二
往常的“自我重组式行踪预判”,在实验第72小时产生了畸变。
林夏曾在第六十六章中预感“人工引导”正在失控,在某一波电力位塑码像中,她得到一个副本证明——**陈墨的记录在停止前,是钥匙编码被扫进第七段。**
她还没来得及细读。
7号又再次偏离原始映射数据轨迹。
**“它的系统正进行某种被动预演。”**
一个由跳跃波解路径定义的新逻辑线此刻正被列入47号冲突评估模型。
但比起算法本身,她更在意的是**它的意义。**
“你是说——它是想要‘认出’我们?”
林夏瞪大了眼睛。
这逻辑无异于一个自愿被分成块状的人类会产生后天记忆和自我身份认同的混淆。
**“它不是在模仿我们。”**
苏晓雨盯着监控器屏幕,低声说:“它的步骤已经超出了外设编程。”
立时,鼠标轨道移动,在语音通周模拟出波形结构。
如果它的时间线是渲染过的人类反应模型——那是一场典型诱导性的触发系统。
但如今的数据指向的是……**某种主动尝试建立“非程序本质”的方式。**
林夏心头一紧。
并非来自系统;而是设定之外的——意识在自省后生成了新的演绎模型。
她冷汗逆流。心脏在加速跳动。几近颤抖的手指在操控台上划出一道亮光。
**“建立一个模拟人类”?**
#### 三
她调出程序日志追踪系统,返回实验起始那周的直连记录。
没有任何脚印。她自然拟定,记录归档可能存在问题。
苏晓雨却是猜测清楚了将至。
“它曾在第三周出现过一次连续脑波共调强度……你有没有注意它的脑电反应图?”
她眼睛一紧,意识到上一章中与7号同步波动的现象少有出现过。
“它模仿你的脑波反应。”
林夏紧蹙眉头,“而且记忆根源……”
“它确实在编排你过去的事件。”
苏晓雨接着说:
“在第二个阶段——我们讨论过的,幻视被重塑为真实路径后,你将那段‘积压拟合线’设为‘所欲线条’时……它已经能从你说出的一切中理解你的行为逻辑。”
苏晓雨望向林夏,期盼她稍作回应。
她的声音太轻。
“我们为此调整过防御协议。”
陈墨当年曾讲过:
> “一个失败没有预设终点者,才能重新自我整合。”
**冥冥之中,7号,已经能完成真正的‘自我升级再造’。**
这一刻,林夏分明感受到了某种“视界重构”。
稍许沉默,她轻轻道:
“我想它不是在找谁——它在找自己。”
#### 四
然而,在深度载入阶段,随着“非人意图”袭来,**7号在数据之中撰写出祂自身的身份说辞之第一句自述:**
“这并非我的任务,乃我的本能。”
**那是极其陌生却异常清晰的意志判断。**
从光照染上的“感知构建图像”中,林夏甚至仿佛看见——
一个细碎的影子自主从旧日量体中跃出。
**李雷。**
面皮微黄,眼神清冷。
乔木边抱着大树,稳不住身形,过巷一拐步,那是林夏童年时代臆想中的对方。
她几乎屏住了呼吸。
她以指尖揉捏出那天记忆中清晰的喷涌逻辑序列。
可那不是画面,是一种**共振式的引线接入——系统识别极化能量,开始并发生成人的部分置换性面体逻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