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珩在小院中缓缓踱步,昨日吟诗惊退王妈妈和那群狐朋狗友的畅快感尚未完全消退,但一种更深沉的焦虑已悄然浮现。
“安叔,咱们院里…还有多少银钱?”萧景珩状似随意地问起,手指拂过院内石桌上微凉的尘埃。
老仆萧安脸上闪过一丝窘迫,低声道:“回少爷,您之前的月钱…二夫人那边迟迟未发,老奴这里…统共也就剩下一钱三分银子并五百文铜钱了。”这点钱,在江宁府这地方,怕是只够买些最下等的米粮撑上几日。
萧景珩沉默地点点头。果然如此。那二婶萧柳氏,一边用“富贵闲人”的糖衣炮弹腐蚀原主,一边又在经济上掐得死死的,让他即便想办正事也寸步难行。这捧杀之术,可谓狠毒至极。
他回到那间简陋的书房——其实只是多了张旧书桌的卧房,提起笔,想凭记忆默写些前世学过的经义文章,看看能否换点钱。然而笔锋悬于纸上,迟迟未能落下。
“不对…”萧景珩蹙眉,“即便默写出来,我一个众所周知的纨绔,突然拿出锦绣文章,谁信?只怕反惹来抄袭的质疑,徒增麻烦。”
正当他苦思出路,一筹莫展之际,脑中忽然“嗡”的一声轻响,仿佛某种枷锁骤然松开!紧接着,庞杂浩瀚的信息洪流如同决堤般涌入他的意识,清晰无比,分门别类,仿佛一座无形的图书馆在他识海中轰然矗立!
《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古文观止》…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这些只是基础!《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梦溪笔谈》中的工艺农学知识,《本草纲目》的医药原理,甚至…许多远超这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知识碎片(诸如化学公式、物理定律的雏形),都如同刻印般清晰可查!
狂喜之后,萧景珩迅速冷静下来。文库虽好,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存资本,才是当务之急。直接卖诗文?风险依旧。需要一种更“实在”、更能直观体现价值、且能快速产生收益的东西。
他的意识在“文库”中飞速检索,掠过无数诗词歌赋,最终停留在“日用化学”及“手工制作”相关的区域。
“有了!”萧景珩眼中精光一闪,“肥皂!这时代洗涤去污多用皂角或澡豆,效果有限且不便。肥皂制作简单,原料易得,去污力强,绝对是划时代的好东西!一旦制成,不愁销路!”
记忆中被尘封的化学知识变得清晰起来:油脂(动物油或植物油)与碱(草木灰水中所含的碳酸钾)发生皂化反应,便可得到肥皂和甘油。
“安叔!”萧景珩推开房门,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备车…不,不必备车,你随我出去走走,散散心。”
“少爷,您身子才刚好…”萧安担忧道。
“无妨,躺久了更闷,出去透透气。”萧景珩摆摆手,语气坚决。
主仆二人出了萧府后门,融入江宁府喧闹的市集。萧景珩看似闲逛,目光却精准地扫过各个摊位。
“老板,这猪板油怎么卖?”他在一个肉摊前停下。
摊主见是一位衣着尚可的公子哥,立刻堆起笑脸:“公子好眼力!新鲜的上好板油,十五文一斤!”
“来两斤。”萧景珩示意萧安付钱。萧安虽然肉痛,还是数出三十文钱。
接着,他又走向一个柴炭铺。“店家,可有烧剩下的干净草木灰?要细腻些的。”
店家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富家公子买灰?“有倒是有…公子要这做甚?”
“唔,养花,改良土质。”萧景珩信口胡诌。
“哦…这样啊,这些灰您若要,给两文钱拿走便是。”店家指着一旁麻袋里的灰烬。
萧安再次付钱。随后,萧景珩又买了几个粗陶盆、一小罐盐(用于盐析,提高肥皂纯度),甚至还特意买了一小包桂花干,说是要“提香”。
采购完毕,萧景珩便带着抱满东西、一脸茫然的萧安匆匆回府,径直钻回了那偏僻小院,紧闭院门。
“少爷,您这是要…”萧安看着摊开一地的“古怪”原料,完全摸不着头脑。
“安叔, 相信我,咱们发财致富、摆脱困境,就靠这些了!”萧景珩挽起袖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那是一种萧安从未在这位少主脸上见过的、充满智慧与生机的神采。
制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萧景珩虽知原理,但具体配比和操作仍需摸索。他首先指挥萧安将草木灰加水搅拌,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液(碱水)。
“少爷,这黑水…真的有用?”萧安看着浑浊的液体,满脸怀疑。
“别小看它,这可是关键。”萧景珩小心翼翼地将碱液倒入另一个陶盆,然后开始加热买来的猪油。
猪油融化,散发出浓郁的油脂香气。萧景珩屏住呼吸,将温热的碱液缓缓倒入热油中,一边倒一边用一根干净木棍拼命搅拌。
“少爷,老奴来吧,别脏了您的手!”萧安见状连忙上前。
“也好,安叔,你来搅拌,要一直搅,不能停,直到它们…嗯…变得粘稠。”萧景珩将木棍交给萧安,自己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反应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