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赵文渊连道三声好,脸上尽是欣慰之色,“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这才是我辈读书人应有的志气!你且回去好生准备,经义之上若有疑难,随时可来府中寻我!”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江宁府上层圈子里传开。
“听说了吗?赵文渊公力荐萧景珩参考白鹿书院!”
“萧景珩?那个写诗经商的了?他…他能行吗?白鹿书院考核可是要真才实学的,经义策论,非同儿戏!”
“赵老怕是爱才心切…萧景珩诗才虽佳,然根基恐有不逮,一月恶补,谈何容易?”
“若能考上,自是平步青云!若考不上…嘿嘿,这笑话可就闹大了,方才起的名声,怕是要折损大半喽…”
羡慕、质疑、嫉妒、期待…种种议论再度环绕萧景珩。萧景禹在府中得知此事,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嫉恨与嘲讽:“他去考白鹿书院?真是天大的笑话!一个连《论语》都未必能背全的废物,也配?赵文渊真是老糊涂了!也好,就让他去考!我倒要看看他怎么丢人现眼!到时候名落孙山,看他还有何脸面自称‘诗才’!”
萧柳氏闻之,亦是面色阴沉,吩咐下去:“想办法,让他这一个月,不得安宁!不能让他安心备考!”
然而,此时的萧景珩,已全然屏蔽了外界一切杂音。他回到小院,立刻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备考生涯。他让萧安寻来所有白鹿书院历年考核所需的经籍注疏,又通过赵文渊的关系,请了一位专研经义、不善交际却学问扎实的老秀才暗中辅导。
白日,他处理完商行必要事务后,便埋头苦读,将《四书》《五经》等经典及其权威注疏强行记诵、理解
;夜晚,则在脑中反复推演可能出现的策论题目,将前世所知的那些经济、政治、军事智慧,与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思成文。
过程枯燥而艰苦,若非他穿越后精神力似乎有所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远超常人,几乎难以完成。那位孙夫子起初对这位“诗才”少爷的经义基础之薄弱暗自摇头,但很快便为其恐怖的学习进度和一点即通的悟性所震惊,教得越发尽心。
一月之期,转瞬即至。
考核前夜,萧景珩立于院中,望着天际疏星。萧安在一旁担忧道:“少爷,明日便是考核之期,您…”
萧景珩收回目光,眼神沉静如水,却透着无比的坚定:“安叔,放心。经义基础,我已尽力弥补。至于策论…那并非考验记诵,而是考验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与头脑,“考验一个人对天下、对苍生的理解与担当。这一关,我有信心。”
他知道,这将是他穿越以来,面临的又一场至关重要的考验。一步踏出,或许便是海阔天空。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m.38xs.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