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尾联收束,直抒胸臆:幸有浅吟低唱可与梅亲近,全不需奢华歌舞与酒宴喧闹。一种甘于清寂、远离尘俗、与梅为伴的高士情怀沛然流露,将其超然物外的志趣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吟毕,笔亦停。一首完整的七律赫然呈现于宣纸之上,墨迹未干,字字珠玑,光华夺目。
满堂死寂。
比方才更甚的、极致的寂静。
所有人皆瞠目结舌,沉浸在这首诗的完美意境之中,久久无法回神。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如同有魔力一般,在每个人脑海中反复回荡,勾勒出无限清幽美妙的遐想。
良久,那位主位的老教授方颤巍巍地走上前,俯身细细观看纸上的诗句,手指颤抖地抚过那“疏影”、“暗香”四字,老泪几乎盈眶:“…化…化用前人句意,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联…此联意境之妙,言语难述万一!真乃神来之笔,旷古绝今!林和靖先生‘梅妻鹤子’之逸韵,不过如此!不过如此啊!萧景珩…汝真乃…天授之才!”
这一声慨叹,彻底点燃了堂内气氛!
“绝唱!真正的千古绝唱!”
“有此一联,足可冠绝本届文会,不,足可冠绝近年所有诗会!”
“萧兄大才!吾等…吾等拜服!”
“闻此诗,方知何为梅之魂、诗之魄!”
赞誉之声如山呼海啸,再无丝毫杂质,唯有纯粹的敬佩与折服。许多人围拢过来,争相目睹那纸上的诗句,反复吟诵,越品越觉韵味无穷,难以自拔。
李晟踉跄后退一步,脸色灰败,再无半分血色。他怔怔地望着被众人簇拥的萧景珩,望着那纸上传世般的诗作,耳边充斥着震耳欲聋的赞誉,只觉浑身冰冷,所有的骄傲与自信在这一刻被彻底碾碎成尘。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最终猛地一甩袖,转身疾步离去,背影仓皇狼狈,再无来时半分风采。其党羽面面相觑,亦灰头土脸地悄然跟上。
梁婉清立于人群之外,望着那成为全场焦点的青衫少年,心潮澎湃,难以自已。她自幼深宫饱读诗书,所见名篇佳作不知凡几,然今日这两首诗,尤其这后一首七律,其意境之超逸、词句之精妙、格调之清高,实为她生平仅见。萧景珩之才,深不可测!
主持人与其他几位评判老先生紧急商议片刻,随即朗声宣布,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经吾等合议!萧景珩此首《山园小梅》诗,尤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已臻咏梅诗之极致,意境超群,冠绝古今,实乃百年难遇之绝唱!本届文会诗作魁首,非此诗莫属!诸位可有异议?”
“无异议!”
“实至名归!”
“当之无愧!”
满堂一致通过,喝彩雷动。
萧景珩立于赞誉的中央,神色却依旧平静,只拱手向四周致谢:“诸位厚爱,景珩愧领。此诗乃景珩观梅有感,偶得前人意趣,非独出机杼,不敢居功。”
其谦逊态度,更令人心生好感。
冬至文会,终以萧景珩的两首惊世之作,尤其是这首堪称传世绝唱的《山园小梅》,圆满落幕。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之句,顷刻间传遍全场,注定将以极快的速度传扬开去,轰动整个江宁府,乃至更远的地方。
雪不知何时又细细碎碎地落了下来,覆盖了梅园小径,也覆盖了离场者纷乱的足迹。众人散去时,犹自沉浸在方才那两首诗带来的巨大震撼中,津津乐道,反复吟哦,皆言今日不虚此行,见证了真正的传世名篇的诞生。
萧景珩婉拒了诸多邀约攀谈,最后才与梁婉清一同走出涵虚堂。
室外寒气凛冽,梅香混着雪沫的清冷气息扑面而来。
“萧兄今日…”梁婉清望着他,清亮的眼眸中满是叹服,“真乃令人大开眼界。前一阕词已足称绝调,后一首诗更是…更是惊为天人!尤其‘疏影’、‘暗香’一联,恐千百年来,咏梅诗至此尽矣!”
萧景珩微微一笑,笑容在雪光映照下显得清淡而深邃:“梁兄过誉。诗以言志,词以抒情。不过心有所感,发之于口罢了。”
“好一个‘心有所感,发之于口’。”梁婉清叹道,“此二作一出,江宁文坛,无人再能掩兄之光华。昔日丙等之评,不过笑谈耳。”
萧景珩望向前方苍茫的雪景,目光沉静:“虚名如浮云,唯有心中之志、笔下之真,方是永恒。”
两人于雪中并肩而行,身影渐行渐远。
而此刻的江宁城中,某些角落,有人正将梅园文会之事,以最快的速度,书就密函,火漆封缄,遣快马加急,直奔那波谲云诡的京城方向而去。
萧景珩之名,与其“零落成泥香如故”、“疏影横斜暗香浮”之句,注定将掀起更大的波澜。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m.38xs.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