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金属外壳在港口灯光下泛着冷光,王铁柱蹲在地上,手指抠着焊缝边缘的一块锈斑,一下一下地往下掰。他嘴里嘟囔着谁也听不清的话,像是在骂天,又像是在跟箱子较劲。
李慕白站在他身后半步远的地方,手机屏幕亮着,页面停留在一封刚收到的邮件。发件人是鹿特丹海关,标题写着“货物扣留通知”。他看完最后一行字,把手机塞进风衣口袋,没说话,只是轻轻踢了踢王铁柱的鞋尖。
“别抠了,再抠也抠不出个通关文牒。”
王铁柱抬起头,脸皱成一团:“那你说咋办?咱们辛辛苦苦做的板子,运到这儿反倒不让动了?他们还说啥……啥石棉?那玩意儿不是盖房用的老破材料吗?咱这可是新科技!”
“科技不科技,人家说了算。”李慕白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现在要是冲上去砸箱子自证清白,回头新闻标题就得是《中国商人暴力抗检,鹿特丹港惊现野蛮行为》。”
王铁柱愣了一下,嘀咕道:“你还真敢编标题……”
“我这是提醒你别当主角。”李慕白笑了笑,转身走向查验区入口。
三个穿制服的欧盟检查官正围在办公桌前翻文件,旁边站着个翻译模样的年轻人,手里捏着一叠打印纸,额头冒汗。李慕白走过去,用还算流利的普通话开口:“各位,我是这批货的负责人。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的产品会被认定为含石棉吗?”
为首的检查官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稳但不容置疑:“初步检测显示材料中存在纤维状矿物结构,符合受限物质筛查标准。根据REACH法规,必须进行为期三十天的深度化验才能放行。”
“可我们有瑞士SGS的全项认证。”李慕白掏出手机,调出PDF文件递过去,“第十五页,重金属与有害纤维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还包括石棉专项分析。”
检查官接过翻译递来的打印件扫了一眼,摇头:“第三方报告不能替代本地合规程序。除非你们能提供欧盟认可机构出具的加急复核证明,否则流程无法跳过。”
李慕白盯着对方的眼睛看了两秒,忽然笑了:“所以只要有人拿着同样的报告站在这儿,你们就会重新评估?”
“前提是该报告由具备资质的国际代表提交,并附带官方印章。”检查官合上文件,“而且必须在今天下班前。”
李慕白点点头,转身就走。
王铁柱赶紧追上来:“你去哪儿?”
“打电话。”他说着已经拨通了号码。
电话响了六声才被接起,那边传来略带疲惫的声音:“李?这个时间……你们货到了?”
“威廉姆斯先生,”李慕白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我们的人现在站在鹿特丹港,面前三位官员说我的保温板里藏着石棉,要关三十天。”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响起椅子挪动的声音:“你说什么?SGS的报告呢?”
“他们看了,说不算数。”
“荒唐!”威廉姆斯声音陡然提高,“SGS是国际公认机构!他们难道不知道你们这批货是我们公司正式采购的?等等——我马上出发,德国开车过去最多八小时。你给我守住现场,别让他们碰任何样品。”
“我不碰,但他们想碰,得问过我这位兄弟。”李慕白侧身示意王铁柱。
王铁柱立刻挺直腰板,双手抱胸,活像一尊门神。
挂了电话,李慕白靠着集装箱坐下,从兜里摸出一块压缩饼干咬了一口。王铁柱凑过来:“那人真能来?八小时可不是说着玩的。”
“他要是不来,以后欧洲没人信中国货。”李慕白嚼着饼干,“但他一定会来——生意人最怕失信,尤其是对刚救过他信誉的人。”
王铁柱挠头:“咱啥时候救过他?”
“上个月他在柏林展会上被人质疑紫番茄农药超标,是谁连夜给他发了全套农残检测数据?”
“哦……是你啊。”王铁柱恍然大悟,“那你这不是做善事嘛。”
“我不是做善事,”李慕白眯眼看着远处吊车下的货柜,“我是给自己铺路。”
八小时后,一辆黑色轿车疾驰入港,轮胎在湿地上划出轻微响声。车门打开,威廉姆斯拎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快步走来,西装皱得不成样子,领带歪在一边,脸上却带着一股不容商量的气势。
他径直走到检查官面前,将文件重重拍在桌上:“这是SGS总部今天上午签发的加急复核报告,加盖鲜章,编号可查。另外——”他掏出一张卡片,“这是我公司在欧盟注册的绿色供应链优先通道凭证。你们是否收到总署关于‘紫晶新材料’项目纳入快速检验名录的通知?”
检查官脸色微变,连忙翻看内部系统。片刻后,他点头:“确有备案记录……但我们并未接到具体执行指令。”
“那就现在执行。”威廉姆斯语气坚定,“这批货是德国政府节能改造项目的指定材料之一,延迟交付将影响上百个社区供暖工程。如果需要,我可以立刻联系汉堡环保局负责人通话确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