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一期,全国七大核心枢纽,落成了。”
十二月的京城,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
可“瑶光物流”一号枢纽仓内,却热得像个巨大的熔炉。
这里没有鲜花,没有红毯,只有新浇筑的混凝土地面上还未散尽的气味,和头顶数万平米穹顶之下,无数条自动化分拣线无声运转时带起的微热气流。
钢铁与代码构筑的帝国雏形。
庞大,充满未来感。
沈瑶就站在这座帝国的中心,站在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
她今天,依旧是一身纯白色的西装。
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人。
第一排,是王秉文院士、邮政的李冠霖这些国之栋梁,他们的眼神里,是长辈对晚辈的审视与期许。
旁边,是程昱、林雅、程卫东,还有她的母亲李红梅。
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审视,只有骄傲与疼惜。
再往后,是林亦然带领的,那群从全世界各地飞奔而来,眼神里燃烧着疯狂火焰的技术天才。
还有……上千名刚刚入职,穿着崭新橙色工服的“瑶光”首批快递员。
他们中,有刚脱下军装的退伍兵,有被时代浪潮抛下的下岗工人。
他们的脸,饱经风霜,他们的手,粗糙有力。
此刻,他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一个人身上。
沈瑶握着话筒,指尖冰凉。
她深吸了一口气,能清晰地闻到空气里那股子独属于这座钢铁巨兽的味道。
可她的心,却被台下第一排几道滚烫的视线,烫得一塌糊涂。
“在今天站在这里之前,很多人问我,”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这座巨大仓库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带着回音。
“瑶光,到底要做什么?”
“是想做下一个顺路快递,还是想成为第二个阿宝?”
她顿了顿,忽然笑了。
笑容没有半分商界女王的凌厉与算计,反而,像个邻家女孩,干净,又带着几分自嘲。
“坦白说,这些宏大的问题,我回答不了。”
“今天,我只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台下,所有人都愣住了。
包括王院士在内,所有人都以为,这会是一场充满专业术语和宏大蓝图的商业演讲。
可她,却要讲故事?
沈瑶没有理会众人的错愕。
她身后巨大的LED屏幕瞬间亮起。
屏幕上没有出现冰冷的数据,也没有出现炫酷的特效。
只有一张照片。
一张在昏暗的灯光下,拍得有些模糊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深深皱纹的老人。
他蹲在地上,面前是堆积如山,已经开始腐烂的橙子。
他的眼睛浑浊,充满绝望。
“他叫张大爷,云南人,是我在并夕夕后台,看到的第一条投诉留言的发布者。”
沈瑶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讲述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别人的故事。
“他种了一辈子的冰糖橙,那是他们全家一年的指望。
那年橙子大丰收,他在我们平台,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货发出去的第三天,就被退了回来。”
“原因很简单,物流太慢了。
等那箱橙子,吭哧吭哧地从云南的大山里,翻山越岭地送到上海的客户手里时,已经坏了一半。”
“那天,张大爷没哭也没闹,他只是蹲在那些烂掉的橙子里,坐了一整夜。”
仓库里,穿着橙色工服的男人们,很多都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因为,他们从张大爷绝望的脸上,看到了自己或者父辈的影子。
LED屏幕上的画面,一转。
出现了一张大学宿舍的截图。
一个ID叫“追风少年”的男孩,在跟一个备注为“妈妈”的人聊天。
“妈,不用给我寄顺路,太贵了!
你就用最便宜的邮政就行,慢点就慢点,我等得及。”
后面,还跟了一个“呲牙笑”的表情包。
“这是瑶光团队在做用户调研时,无意间看到的一段对话。”
沈瑶的声音染上了一丝温柔。
“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快’,会成为一种需要用‘贵’来交换的奢侈品?”
“为什么,那些最需要被关心的孩子们,连一份来自家里的温暖,都要计算着成本,小心翼翼地接收?”
李红梅坐在台下,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她猛地一下,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是如何算着一块钱一斤的菜价,给还在上学的沈瑶改善伙食的。
画面再次切换。
这一次,是一段视频。
视频里,是一个中年男人,穿着一身不合体的西装,正在人才市场里,满头大汗地挤来挤去。
他的背被生活压得有些佝偻,眼神充满迷茫与不安。
“他叫李晋鹏,今年四十五岁,是我们‘瑶光’现在的一名快递员。
三个月前,他还是本地一家国营纺织厂的车间主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