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里的余温还没散尽,韩烨端着最后一碗灵谷粥走进里屋时,正撞见韩玥抱着枕头坐在炕边,小眉头皱得像颗没舒展的豆芽菜。
“怎么还没睡?”他放下碗,伸手探了探妹妹的额头。指尖触到一片温热,却不是生冰的滚烫,倒像是初春融雪时的暖烘烘的气。
韩玥仰头看他,眼珠子在油灯下亮得惊人,小奶音带着刚睡醒的黏糊:“哥哥,我梦到好多光点在飞。”她伸出细瘦的胳膊在空中抓了抓,“它们围着我转,痒痒的,还暖暖的。”
韩烨的心猛地一跳,手里的碗沿差点磕在炕沿上。他不动声色地坐到炕边,将碗推到妹妹面前:“是不是白天玩累了?快把粥喝了,凉了就不好喝了。”
灵谷是他三天前从后山移栽回来的,颗粒比寻常谷子小一半,外壳带着淡淡的银辉。他试吃了两晚,发现这谷子蕴含的灵气虽稀薄,却比天地间游离的灵气更容易被《聚灵诀》引导。今晚是第一次给家人做,本想让他们补补身子,没成想韩玥竟有了反应。
韩玥捧着碗小口抿着,米粒在她舌尖滚了滚,眼睛弯成了月牙:“比平时的粥甜。”她忽然停下勺子,指着碗里的谷粒,“哥哥,它们在发光!”
韩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碗里的粥明明和普通米粥没两样,可在韩玥眼里,竟能看到灵气的流动?他喉结动了动,伸手捞起一粒谷米:“玥儿能看到光?什么样的光?”
“就是……像萤火虫一样,但是更小,更亮。”韩玥的小手指在碗沿画圈,“它们跑到我肚子里,就变成暖暖的水流啦。”
这话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韩烨心中某个模糊的猜想。他想起谷洪残识里提过的“灵体”——有些凡人天生能感知灵气,甚至能自主吸纳,只是这种体质极为罕见,往往在幼年时就会显现。
他强压着心头的波澜,摸了摸妹妹的发顶:“玥儿以前见过这样的光吗?”
韩玥摇摇头,又点点头,小脑袋晃得像拨浪鼓:“上次哥哥在柴房里,身上也有光,淡淡的,没有梦里的多。”
韩烨的呼吸顿了半拍。那是他半个月前第一次在丹田稳固灵气时,韩玥撞见的那次。当时他以为妹妹只是看错了,现在想来,恐怕不是错觉。
“快喝粥吧,喝完好睡觉。”他把碗往妹妹面前推了推,声音尽量放得柔和。等韩玥把粥喝完,他收拾碗筷走出里屋,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加快,拐进了自己住的柴房。
柴房里还堆着上次融灵失败的铁屑,角落里的《天工造物录》摊开着,书页上“灵体辨识”四个字被他用炭笔圈了又圈。谷洪在旁边批注:“灵体者,感灵、纳灵、御灵皆胜常人,然幼年时灵气不固,易遭邪祟觊觎。”
韩烨的手指抚过那行字,指腹在“邪祟觊觎”四个字上反复摩挲。猎虎村地处偏僻,少有修士往来,可万一哪天有路过的修士发现韩玥的体质……他不敢再想下去,后背已沁出一层冷汗。
他走到墙角,从砖缝里摸出那把藤纹匕首。匕首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藤青色,自从融入老藤灵性后,总能在他心绪不宁时传来一丝清凉。他握紧匕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无论玥儿是什么体质,他都必须守住这个秘密。
窗外传来韩玥的呓语,大概又梦到那些光点了。韩烨走到窗边,看见妹妹蜷缩在被子里,小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嘴角还挂着一丝未干的粥渍。
他想起三年前韩玥刚学会走路时,总爱跟在他身后,像只小尾巴。有次他在铁匠铺帮吴铁匠拉风箱,妹妹踮着脚想够铁砧上的小铁块,差点被火星烫到。他一把将她抱开时,她还咯咯地笑,伸手抓他脸上的汗。
那时他只想着,要快点长大,能挣更多的钱给妹妹买糖吃。可现在,他望着妹妹恬静的睡颜,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守护”两个字的重量。它不仅是挣几块铜板那么简单,而是要为她挡住那些潜藏在暗处的风雨,哪怕代价是自己遍体鳞伤。
他轻轻带上柴房门,转身走向院中。今夜的月光格外清亮,天地间的灵气在月光下浮动,像极了韩玥描述的光点。他盘膝坐下,运转《聚灵诀》,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吸纳灵气,而是试着引导一丝灵气向里屋探去。
灵气刚过门槛,就被一股若有若无的吸力牵引,朝着韩玥的方向飘去。他心中一紧,连忙收回灵气。果然,妹妹不仅能感知灵气,还能自主吸引灵气。这种体质若是放在修士家族,会被当成宝贝培养,可在这凡人村落里,却是招祸的根源。
“必须更快变强。”韩烨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九转玄功》的修炼还在第一重,灵文的掌握也只停留在“固”“锐”“轻”三字,藤纹匕首虽能护身,对付一阶妖兽尚可,若遇上真正的修士,根本不堪一击。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闭上眼。这一次,他不再执着于灵气的数量,而是按照《聚灵诀》的法门,一点点提纯吸入体内的灵气。每一丝灵气都要经过经脉反复冲刷,直到杂质尽去,只剩下最精纯的暖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