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宇宙重启后年.09.15-重启后年.12.07
地点:永安星维度枢纽控制舱,同步轨道星际监测中心,M31星域远程观测站,森林深处罗辑书房
重启后年的深秋,永安星的森林染上了浓郁的金红,落叶在微风中簌簌飘落,铺成一条通往深处的地毯。季勃达踩着落叶走向林间的书房,靴底碾过叶片的脆响,在静谧的林间格外清晰。维度计时器显示,距离上次星际监测数据更新已过去三小时,而罗辑的《新宇宙文明存续录》定稿,也到了最后核对阶段。
书房是木质结构,外墙爬满了适应性藤蔓,翠绿的叶片间点缀着淡紫色的小花,透着自然与科技融合的暖意。推开门,一股油墨与木质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罗辑正坐在靠窗的书桌前,面前摊着厚厚的维度化手稿,指尖在全息屏幕上滑动,逐字逐句地校对内容。阳光透过落地窗,在他银白的发丝上镀上一层柔光,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却未消磨那双洞悉宇宙的眼眸。
“监测中心传来新数据。”季勃达将手中的便携终端放在桌上,屏幕亮起,跳出星际监测中心的实时反馈,“M31星域的生命信号强度提升了0.3个单位,初步判断是原始部落的聚居规模扩大了。”
罗辑抬起头,放下手中的手稿,接过终端仔细查看。屏幕上,M31星域的行星模型清晰可见,绿色的生命信号点在北半球聚集,形成了数个密集的光斑,那是原始文明扎根的痕迹。“比预期快了百年。”他轻声感慨,指尖在屏幕上轻点,调出该行星的大气成分数据,“氧气浓度稳定在21%,与旧地球极似,水资源循环正常,看来他们适应得很好。”
季勃达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金红交织的森林,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大气层,落在遥远的M31星域。自启动“文明守护”功能以来,这个原始文明便在隐形屏障的庇护下,不受宇宙黑暗的侵扰,按照自然的轨迹演化。这是人类文明首次以“守护者”的身份,参与到宇宙文明的进程中,而非以往的“逃亡者”或“旁观者”。
“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季勃达的声音带着一贯的谨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的木质纹理,“隐形屏障的能量波动虽然微弱,但在高阶文明眼中,或许仍是无法隐藏的痕迹。监测中心必须加密观测频率,一旦发现异常信号,立即启动屏障强化程序。”
罗辑点头认同,将终端递还给他:“你还是老样子,哪怕宇宙威胁已解除,也始终保持着逃亡时的警惕。”
“习惯了。”季勃达苦笑一声,指尖划过终端屏幕,调出永安星周边星域的监测图谱,密密麻麻的绿色光点代表安全,没有任何红色预警标记,“但宇宙的残酷,我们比谁都清楚。黑暗森林法则不会因为我们建立了家园就失效,高阶文明的探测器可能在任何角落游荡,我们能做的,只有极致的隐蔽与谨慎。”
罗辑沉默片刻,拿起桌上的手稿,翻到其中一页:“我在存续录的最后一章,加了一段关于‘苟命与守护’的论述。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既是因为极致的求生欲,也是因为从未泯灭的文明底线——我们没有像某些高阶文明那样,为了生存掠夺弱小,而是在自身安稳后,选择守护萌芽的希望。这或许,就是人类文明能跨越轮回的核心韧性。”
季勃达接过手稿,目光落在那段文字上,字迹苍劲有力,透着历经沧桑后的深刻感悟。他想起在高维能量区的艰难求生,想起与噬兽对战时的浴血奋战,想起无数次在生死边缘的挣扎,那些日子里,支撑他们走下来的,除了“活下去”的执念,还有对彼此、对文明的守护之心。
“这段写得很好。”季勃达将手稿递回,“应该让所有社群成员都读一读,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生于永安星,从未经历过逃亡的苦难,容易淡忘宇宙的危险,也需要明白,守护的前提,是自身的强大与谨慎。”
话音刚落,季勃达的腕间终端突然发出轻微的提示音,红色的预警图标一闪而过。他心头一紧,立即调出信息,脸色瞬间凝重起来:“监测中心发现异常——在M31星域外侧,检测到一道短暂的空间涟漪,能量特征不明,疑似高阶文明探测器的跃迁痕迹。”
罗辑的神色也严肃起来,起身走到终端前,快速调取空间涟漪的轨迹数据。屏幕上,一道淡蓝色的弧线划过宇宙图谱,起点未知,终点在M31星域外侧约1光年处,随后便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跃迁速度极快,能量衰减率极低,技术水平远超我们当前的维度航行技术。”罗辑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分析着数据细节,“没有发出探测信号,也没有停留,更像是随机的宇宙巡航。”
季勃达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手心泛起一丝凉意。尽管对方没有表现出敌意,也没有发现M31星域的原始文明,但这道空间涟漪,如同一声警钟,敲碎了永安星的安稳假象。宇宙从未真正太平,黑暗森林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每一个文明的上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