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秋天的午后,阳光勉强穿透高楼间隙,在旧货市场坑洼的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混杂着铁锈、陈年霉味、廉价油炸食品和一种名叫“生存压力”的焦糊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个摊主和淘货客的肩头。
苏弥缩了缩脖子,把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又往肩上拽了拽,试图挡住那股从破旧巷子深处卷出来的、“赛博破烂坟场”独有的混合气味。这条挤在摩天大楼阴影里的旧货鬼市,是她这种被导师当牛马使唤、津贴只够买泡面加根火腿肠的苦逼量子物理研究生,为数不多的“淘宝”圣地。她的目标明确:一个足够便宜、足够皮实、能装下她那些宝贝纸质文献和几块备用电路板的箱子。实验室那个抠门大师兄,连多用个螺丝刀都要登记在册,眼神比防贼还犀利。
目光扫过两旁地摊上堆积如山的“历史遗骸”——缺胳膊少腿的搪瓷娃娃、屏幕碎成蛛网的诺基亚板砖、印着褪色口号的搪瓷缸子...最终,停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
摊主是个裹着厚棉袄的老头,皱纹深得能夹死蚊子,浑浊的眼珠子藏在耷拉的眼皮下,像两颗蒙尘的玻璃球。他脚边堆着些蒙尘的金属疙瘩,大多是些笨重的老式仪表壳子。苏弥的视线,却像被磁石吸住,死死钉在其中一个铅灰色的箱子上。
它太方了,方得像块从水泥墩子上硬凿下来的立方体。棱角分明,没有任何多余的曲线,透着一种属于冷战时期的、僵硬的工业美学。箱体是厚实的合金,覆盖着一层磨砂质感的哑光漆,早已被岁月和无数次的粗暴搬运刮擦得伤痕累累,露出底下更黯淡的金属底色。最扎眼的是正面,一个几乎被划痕淹没的凸起浮雕——镰刀锤子,苏联国徽。徽标下方,一行模糊的俄文字母和一个几乎无法辨认的编号蚀刻其上,透着一股被时光遗忘的冷硬。
“老板,这个...怎么出?”苏弥蹲下身,手指试探性地敲了敲箱体。沉闷的回响,带着金属特有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上来,震得指微微发麻。真沉!感觉里面塞的不是杂物,而是半扇冻猪肉。
老头眼皮都没抬,从喉咙深处滚出一串含混的咕哝:“...通着...异世界呢...”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飘忽得几乎听不清。
苏弥差点没憋住笑。异世界?这年头卖旧货都这么卷了,文案这么玄幻?她只当是老头故弄玄虚抬价的老把戏。她更在意这箱子的实用性。她费力地把箱子拖到面前,手指拂过那些冰冷的划痕和凹陷,触感粗糙而沧桑。箱体异常厚重,边缘处能看到多层金属压合的痕迹,侧面的散热孔开得很大,形状古怪,像某种监狱的铁栅栏。最奇特的是锁扣附近,有一个明显是后期焊接上去的、形状极不规则的接口,材质和箱体本身略有差异,颜色更暗沉,几个粗大的金属针脚裸露在外,像某种未完成的改造留下的伤疤。
“就这玩意儿,还通异世界?”苏弥心里吐槽,手上却用力掰了掰箱盖。纹丝不动,锁死了。她掂量着那难以言喻的分量,又看看那粗犷结实的提手和厚实的包角,“啧,装哑铃倒是正合适,扛砸。”至少比实验室那个破纸箱强。
一番唇枪舌剑,价格终于压到了苏弥肉痛但还能接受的程度——足够她吃半个月食堂最便宜的素菜。老头慢悠悠地数着她递过去的皱巴巴的钞票,浑浊的眼珠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飞快地垂下去,嘴里似乎又含混地嘟囔了句什么,彻底淹没在市场的嘈杂里。苏弥没听清,也懒得琢磨,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这个沉重异常的金属疙瘩上。付了钱,她几乎是拖着箱子离开的,金属底座摩擦着坑洼的水泥地,发出刺耳的刮擦声,引得旁边几个摊主投来好奇又带着点“这姑娘脑子怕不是被门夹了”的目光。
回到学校那栋半新不旧、墙皮斑驳的实验楼,走廊里飘荡着熟悉的松节油、焊锡和某种难以名状的电子元件过载的焦糊味混合体。刷卡,推开挂着“凝聚态量子现象研究组”牌子的厚重金属门,里面是嗡嗡作响的服务器机柜和堆满各种仪器、线缆、电路板的实验台。大师兄果然不在,只有角落里几台示波器的屏幕幽幽地亮着,显示着毫无意义的绿色波纹,像沉睡巨兽的呼吸。
苏弥松了口气,把沉重的铅灰色箱子吭哧吭哧拖到自己那个还算干净的工位角落,跟几台待维修的信号发生器做了邻居。实验室惨白的LED灯光打在箱体冰冷的金属面上,那些遍布的划痕和磨损在强光下显得更加狰狞,那个模糊的苏联国徽,沉默地诉说着它来历不明的岁月。箱体侧面那个焊接的古怪接口,在灯光下泛着一种不祥的哑光,像一只冷漠的眼睛。
“行吧,苏联老古董,”苏弥拍了拍冰冷的箱盖,激起一小片灰尘,“让我看看你肚子里除了铁疙瘩,还能有什么惊喜。总不能真通异世界吧?”她自嘲地笑了笑,从工具架上翻出一个老式指针万用表——数字化的是精密仪器,碰不得,这种皮实耐造的指针表才是对付这种来历不明家伙的首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