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晨光刚漫过星洲大学的银杏道,陆昭衍就蹲在书店门口的空地上翻土。铁铲是李爷爷去年冬天特意打的,铲柄上刻着 “续梦” 二字,木柄被摩挲得光滑温润,沾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土要翻到三十厘米深,” 他抬头朝巷口喊,苏晚正抱着个竹篮走来,篮里装着孩子们去年秋天留下的银杏种子,“你看这土湿度刚好,昨天查了天气预报,今天不会下雨。”
苏晚把竹篮放在台阶上,指尖划过他沾了泥的袖口 —— 是刚才搬育苗盆蹭的,却没来得及拍掉。“志愿者带的手工材料都到了吗?” 她蹲下来帮他捡起草根,颈间的银杏枝银镯轻轻晃,与陆昭衍送的春日新叶银坠撞出细碎的响,“小念昨天视频说,要教山里的同学远程折银杏叶纸船,我们得把彩纸分好类。”
“早整理好了,” 陆昭衍直起身,从背包里掏出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儿童防滑手套和迷你喷壶 —— 壶身上印着 “杏语童心” 的小 logo,“特意买了浅色系的,孩子们戴着手套也能画画。” 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颗橘子糖,剥了糖纸喂到她嘴边,“薄荷味的,春天容易困,含颗提神。”
顾言的大嗓门从巷口传来时,他正扛着个巨大的树苗箱,林溪跟在后面扶着箱角,额角沾着薄汗。“昭衍哥!树苗到了!” 顾言把箱子放在地上,喘着粗气,“本来订的是三年生的银杏苗,结果苗圃发错成两年生的,还好林溪提前留了备用苗!”
林溪白了他一眼,却从帆布包掏出包营养土:“我妈说两年生的苗更易活,就是要多加点营养土。” 她蹲下来打开箱子,露出两棵根系饱满的银杏苗,枝叶间还缠着保湿棉,“这棵是‘希望续梦’,那棵叫‘书香长青’,李老师帮着起的名,说跟山里的希望树呼应。” 苏晚看着她耳尖的红晕,想起上次开业时她帮顾言救场的模样,忍不住笑:“你们俩现在越来越像‘书店应急搭档’了。”
八点刚过,孩子们就背着书包涌过来。双马尾女孩举着个布包冲在最前面,里面装着她画的《银杏林春景》:“姐姐!我把书店的新树苗画进去了,还有山里的希望树!” 最小的男孩拽住陆昭衍的衣角,手里攥着个小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刻着 “一起长大”:“哥哥,这个能挂在树苗上吗?”
陆昭衍蹲下来揉了揉他的头,把小木牌放进贴身的口袋 —— 里面还装着山区孩子送的银杏种子和小念画的书签,都是他珍藏的 “时光信物”。“我们先分组,” 他举起手里的小铲子,“一组跟着我挖坑,二组帮苏晚姐姐整理手工材料,三组跟顾言哥哥和林溪姐姐搬育苗盆,好不好?” 孩子们立刻欢呼着组队,小铲子碰撞的声响在晨光里格外清脆。
挖坑时的场景格外热闹。陆昭衍教孩子们用 “三铲定深浅” 的方法,先铲出轮廓,再慢慢往深挖,双马尾女孩学得最快,没多久就挖好了个标准的树坑。“小心点,别碰到树根,” 苏晚蹲下来帮她拂去鞋上的泥,“就像照顾小念寄来的那棵小苗一样,要轻轻的。” 她指了指旁边的育苗盆,里面是小念上周寄来的银杏苗,枝叶间还系着红绳,上面挂着颗迷你橘子糖。
顾言正举着相机拍孩子们种树的模样,突然被脚下的育苗盆绊倒,相机却稳稳落在林溪手里 —— 她早预判到他会摔跤,伸手护了个正着。“笨死了,” 林溪帮他拍掉身上的土,却把自己的防晒帽摘下来给他戴上,“阳光这么强,别晒黑了,等下还要给山里的孩子直播呢。” 顾言愣了愣,突然把相机塞给她:“你帮我拍,我去帮昭衍哥扶苗,这样你就能多歇会儿。”
九点整,植树仪式正式开始。陆昭衍抱着 “希望续梦” 苗放进树坑,孩子们轮流扶着树干填土,苏晚则用迷你喷壶给每铲土浇水,水珠落在新土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李老师的视频电话准时打来,屏幕里的小念举着颗银杏种子,身后跟着山里的孩子们:“姐姐哥哥!我们在山里种了和你们一样的树苗,等秋天就能一起结果啦!”
孩子们立刻围到镜头前,七嘴八舌地分享种树的趣事。双马尾女孩举着刚挖出来的小蚯蚓:“小念姐姐,我们这里的蚯蚓会帮树苗松土!” 沉默的女孩站在李老师身边,手里拿着幅新画的《春枝》,轻声说:“这是给书店的,希望新树苗能像画里一样长高。” 苏晚接过手机,眼眶有点热:“等暑假,我们去山里看你们的树苗,好不好?”
中午的书店飘着春茶和点心的香气。林溪妈妈送来的青团摆在长桌上,翠绿的皮子里裹着豆沙馅,咬一口满是春天的味道。陆昭衍帮苏晚剥了个青团,又怕她吃多了腻,递来杯刚泡的菊花茶:“里面放了蜂蜜,是山区那位妈妈送的,你尝尝。” 苏晚抿了口茶,清甜的香气混着蜜意漫开,像把山野的春天含在了嘴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