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刚漫过书店门口的银杏枝桠,陆昭衍就踩着木梯站在 “希望续梦” 苗下。指尖触到枝头的银杏果时,他特意避开果壳的绒毛 —— 知道苏晚怕痒,等下摘下来要先仔细清理。“晚晚,接一下这个篮!” 他把装满青黄果实的竹篮递下去,篮沿刻着的 “秋实” 二字在晨光里泛着浅木色的光,“比预期多结了二十颗,够做蜜饯和手作了。”
苏晚踮脚接住竹篮,指尖蹭过他垂下来的袖口 —— 沾了点银杏果的汁液,是刚才摘果时蹭的,却没来得及擦。“你慢点开,别摔着。” 她把篮放在台阶上,颈间的小雏菊银坠轻轻晃,与陆昭衍送的银杏花苞银饰撞出细碎的响,“我带了手套和湿巾,等下剥果壳用,你上次说银杏果的涩味要多泡几遍才去得掉。”
“早备着了,” 陆昭衍从梯上下来,从背包里掏出个陶瓷盆,里面装着提前晾好的温水,“昨天查了食谱,要泡六个小时,中间换三次水,晚上就能做蜜饯。” 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颗橘子糖,剥了糖纸喂到她嘴边,“秋天干燥,含颗糖润润喉,孩子们等下要来做果壳手工,说话多。”
顾言的大嗓门从巷口传来时,他正扛着个巨大的纸箱,林溪跟在后面扶着箱角,手里还拎着个布包。“昭衍哥!手工材料到了!” 顾言把纸箱放在地上,喘着粗气,“本来想订彩色绳,结果订成了毛线,还好林溪带了备用的彩绳!”
林溪白了他一眼,却从布包里掏出卷细铁丝:“我妈说毛线太软,穿果壳容易断,特意让我带了这个。” 她蹲下来打开纸箱,里面装着剪刀、胶水、彩纸,还有几包小珠子 —— 是她特意选的银杏叶形状,“这包给孩子们穿手链用,每颗珠子都有孔,好穿。” 苏晚看着她耳尖的红晕,想起上次顾言送戒指时的场景,忍不住笑:“你们俩现在连‘材料应急’都有默契了。”
八点刚过,巷口就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双马尾女孩背着个棕色小布包,里面装着她用银杏叶做的笔记本,跑起来时,书包上的银杏果挂件叮当作响。“姐姐!我带了自己做的笔记本!” 她把本子放在手作台上,扉页还夹着片压平的银杏叶,“我想把今天做的果壳手链夹在里面,送给山里的小念!”
最小的男孩拽着妈妈的手,怀里抱着个贝壳摆件 —— 是去年海边研学捡的扇贝,他用颜料画了棵小银杏,边缘还涂了圈金色。“哥哥,” 他仰起头,把摆件递给陆昭衍,“这个送给山里的小朋友,告诉他们海边的贝壳能画银杏树,等暑假我们一起去捡好不好?” 陆昭衍蹲下来,接过摆件时发现贝壳边缘被磨得光滑,是男孩反复把玩留下的:“这是你最宝贝的摆件吧?” 男孩点点头,却又用力把摆件往前递了递:“老师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
苏晚在旁边帮孩子们分发手套,林溪则教他们清理银杏果壳。沉默女孩的妈妈也来了,手里拎着罐刚熬好的冰糖浆 —— 是山里那位妈妈托她带来的,罐身上贴着张便签:“秋天用冰糖煮银杏果,孩子们爱吃,还能润肺。”“我们先剥果壳,再做蜜饯,最后穿手链好不好?” 苏晚提议,“剥下来的果壳洗干净,能粘成小摆件,比如银杏叶、小橘子糖。” 陆昭衍立刻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个模具,是银杏叶形状的:“昨天特意找李爷爷帮忙做的,粘果壳时能对齐形状。”
顾言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镜头里,孩子们围在手作台前,有的在剥果壳,有的在洗果壳,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们身上,像镀了层暖金。“快拍这个!” 他突然喊,指着双马尾女孩和最小的男孩 —— 女孩正帮男孩剥果壳,男孩则在旁边帮她递湿巾,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小小的秋日画。林溪凑过来调整相机参数,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同时笑了,这次没再假装移开,而是自然地继续忙手里的活。
九点整,银杏果手作活动正式开始。陆昭衍教孩子们用果壳粘摆件,他先在模具上涂好胶水,再把果壳一片片拼上去,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这里要留个小缝,” 他帮最小的男孩调整果壳位置,“等下能粘颗小珠子,像橘子糖的芯。” 苏晚则在旁边煮银杏蜜饯,冰糖浆熬得粘稠,裹在银杏果上,泛着琥珀色的光,空气里满是清甜的香气。
李老师的视频电话准时打来,屏幕里的小念举着个银杏果手作 —— 是她用果壳粘的小书架,上面还刻着 “杏语童心” 四个字,身后的希望树已经结满了银杏果,枝叶间挂着去年孩子们做的贝壳风铃。“姐姐!我们的银杏果也熟了!” 小念兴奋地晃了晃手里的果篮,“我做了果壳手链,想送给双马尾姐姐,等暑假我们一起戴!”
山里的孩子们纷纷凑到镜头前,有的举着自己做的果壳摆件,有的展示新熬的银杏蜜饯,屏幕内外的孩子们笑着分享手作技巧。双马尾女孩举着刚粘好的果壳银杏叶,对着镜头喊:“小念!我把你的名字刻在叶子背面了,等暑假我带给你!” 最小的男孩则拿着贝壳摆件,说要教山里的小朋友画银杏树,两边的笑声像跨越山海的风铃,在书店里轻轻回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