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后的晨光刚给银杏巷撒上白绒,陆昭衍就站在 “希望续梦” 银杏苗旁,指尖拂过枝桠上的积雪 —— 墨绿枝条托着蓬松白雪,像缀了串白玉铃铛。“晚晚,初雪比去年厚了两指。” 他回头时,正撞见苏晚抱着木盒走来,颈间的银杏银坠与新戴的腊梅项链相碰,“冰灯模具都核对过了?小动物款给小班,星星款给大班别弄混。”
苏晚踮脚帮他拍去肩头的雪粒,指尖蹭过他沾着松香的袖口:“早分类好啦,小熊模具装红盒,星星模具放蓝盒,刚做的暖手套都绣了名字。” 她掀开木盒,里面是叠好的姜黄色围巾,“每条围巾都缝了腊梅补丁,孩子们戴了像揣着小暖炉。” 帆布包侧袋还塞着罐烤红薯干,是前晚烤到深夜的,“小念说山里的红薯烤着香,特意留了无糖款给换牙的小朋友。”
“想得比我还细。” 陆昭衍把木盒放在推车上,车斗里堆着顾言连夜冻好的冰砖和林溪剪的雪花剪纸,“顾言说要拍‘冰雪童灯’纪录片,林溪做了手工手册,里面藏着棉花雪人教程。” 他突然从口袋摸出个绒布盒,里面是枚腊梅造型暖手宝,花瓣嵌着可发热的暖片,“冬天的专属礼物,配你今天的米白色大衣正好。”
顾言的大嗓门从巷口炸开时,他正扛着摞冰灯模具狂奔,林溪跟在后面抱着捆棉花,发间沾了片雪花。“昭衍哥!等会儿!” 顾言把模具往地上一放,喘得直跺脚,“本来想带十种动物模具,结果落了兔子款,还好林溪带了棉花!”
林溪无奈地摇头,却从帆布包掏出本手工图鉴:“我猜你只顾着检查冰砖,肯定忘带备用材料。” 她翻开图鉴,里面夹着毛根、彩泥和剪好的腊梅剪纸,“这是上周准备的,棉花能做雪人摆件,比缺模具还热闹。” 苏晚看着她耳尖的绯红,想起秋日展会的模样,笑着打趣:“现在连‘手工急救包’都成双人份了?”
八点整的赏杏巴士准时停在巷口,车身上的银杏涂鸦盖了层薄雪,像撒了把糖霜。双马尾女孩背着个姜黄色书包,里面装着给小念的冰灯挂饰和雪花剪纸,跑起来时,书包上的柿子吊坠与新挂的铃铛撞出脆响。“姐姐!我把挂饰冻好了!” 她举起个小冰灯,里面嵌着干花,“还要挂在书店的银杏枝上!”
最小的男孩拽着妈妈的手,怀里抱着个保温盒 —— 是前晚和妈妈一起烤的红薯,用锡纸包得严严实实。“哥哥,” 他把保温盒递给陆昭衍,“这个送给山里的小朋友,告诉他们烤红薯能暖手,等下我们一起做糖葫芦好不好?” 陆昭衍蹲下来,发现保温盒上画着小雪人,是男孩早上刚补画的:“这是你守着烤箱等了半小时的红薯吧?” 男孩点点头,把保温盒抱得更紧:“小念说山里的冬天冷,我要让她先暖手。”
书店里早已暖烘烘的。“冰雪展区” 的木架上摆着冻好的冰砖和模具,最上层挂着 “四季童梦” 的冬雪海报;“手作区” 铺着厚棉布,摆着棉花、毛根和彩泥,墙角堆着待烤的红薯;“暖食角” 的煤炉上炖着红薯粥,香气混着腊梅香漫出窗外。林溪正教顾言用棉花做雪人:“把缺的兔子模具位置摆上雪人,既补缺口又应景。” 顾言笨手笨脚地粘棉花,指尖碰到她的手时立刻红了耳尖:“听你的,你做的手工比模具还可爱。”
九点整,山里的孩子们涌进书店。小念穿着姜黄色外套,手里举着个雾凇标本盒,直奔双马尾女孩:“我等你好久了!” 两个女孩抱在一起,交换了礼物 —— 冰灯挂饰系在了雾凇盒上,雪花剪纸夹进了银杏笔记本。最小的男孩被几个山里娃围着看保温盒,他打开盖子:“这是烤红薯,暖手又好吃,我教你们做糖葫芦!”
李老师笑着递过个竹篮:“山里的山楂熟了,孩子们要一起做糖葫芦。” 竹篮里装着鲜红的山楂和冰糖,篮沿贴着张便签:“冰糖熬到微黄再蘸,糖衣才会脆。” 苏晚蹲下来闻了闻,甜香混着粥香扑面而来:“我带了竹签和油纸,串好的糖葫芦能包起来带走。” 陆昭衍已经挽起袖子,拿起冰铲:“我带孩子们凿冰砖,你和林溪教手作。”
“冰雪寻宝” 游戏率先开场。林溪给每个孩子发了张任务卡:“找到三种不同形状的雪花剪纸,就能换冰灯材料。” 双马尾女孩和小念手拉手在书架间找剪纸,六角形的像星星,扇形的像银杏叶,最珍贵的是片腊梅形的。最小的男孩蹲在煤炉旁,小心地给红薯翻身:“这个要留给沉默女孩,她手凉。” 陆昭衍跟在后面,悄悄把暖手宝塞进孩子们的口袋:“等下做冰灯不冻手。”
手作区的欢笑声此起彼伏。林溪教孩子们用棉花做雪人,她先把棉花捏成圆球,再用彩泥做眼睛,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这里加个腊梅剪纸围巾,像冬日里开的花。” 苏晚则在旁边教做糖葫芦,竹签是特意磨圆的,孩子们把山楂串起来,再蘸上熬好的冰糖:“等糖衣凉透,就能尝到酸甜的味道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