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寒雾刚漫过栗园的石墙,东坡的幼苗就出了状况。沉默女孩蹲在希望树旁,指尖抚过被啃咬的枝干 —— 原本木质化的秋梢断口参差不齐,树皮上留着细密齿痕,地面散落着灰褐色兔毛。“野兔啃食率 17%,剪口感染率 8%,” 她在管护日志续页划下蓝线,“隐患排查:冬剪未涂愈合剂?防寒措施未到位?还是清园不彻底留虫源?” 检测仪屏幕跳动着数据:土壤表层温度 - 2℃,低于幼苗越冬临界温度 0℃。
“冬剪就得狠疏枝!留着细枝白白耗养分!” 李爷爷举着修枝锯走过,刚剪下的枝条在冻土上摔得脆响。他瞥了眼冬剪示范牌,眉头拧成疙瘩:“老辈种栗从来‘冬剪剃光头’,你们偏要留 3 个主枝,这不是耽误结果嘛!” 他正要锯掉希望树的侧枝,就被王大叔按住了锯柄。
“不能乱锯!沉默姑娘说要留自然开心型!” 王大叔的棉裤沾着霜花,语气却比寒雾还坚定。他指着自己管护的幼苗:“上周我按老法子疏枝,把主枝旁的侧枝全剪了,现在枝条光秃秃的,” 他翻开记满图谱的手册,“幼树得选 3 个角度 40 度的主枝,间距 25 厘米,其余疏除,这样光照才好,” 手机突然弹出认养群消息:“冬季护苗营已到村口,想学冬剪和涂白防寒!”
双马尾踩着棉靴冲过来,书包里的漫画手册又添了 “冬季特辑”:第二百一十格画着冬剪定枝图(标着 “3 主枝!40 度角!”),第二百一十一格画涂白配比表(注着 “石灰 6: 硫磺 1: 水 20!”),第二百一十二格贴着野兔防护漫画,旁注 “缠草绳 + 防护网!”。“沉默姐姐快看!星洲寄来的剪口愈合剂!” 她举起银色药瓶,“剪口涂了能防病菌,还送了量角器测主枝角度!”
陆昭衍刚把石硫合剂倒进药桶,就发现沉默女孩盯着啃咬痕迹发呆。“是华北野兔啃的,” 他拨开根部积雪,“你看树皮被啃到木质部,得先涂愈合剂再缠草绳。” 他翻开《板栗冬季管护规程》,“先按自然开心型修剪,剪口涂 50% 多菌灵 300 倍液,再喷 3 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 他突然指向北坡,“那些剪口流胶了,怕是病菌感染,得赶紧刮治!”
顾言的摄像机刚对准冬护现场,就拍到揪心的一幕:小丫头正把剪下的病虫枝往田埂堆,说 “等开春当柴烧”。“病虫枝必须集中烧毁!” 沉默女孩立刻跑过去制止,“栗瘿蜂、透翅蛾会在枝桠里越冬,堆着会扩散虫害,” 她指着枝条上的虫洞,“这是透翅蛾幼虫蛀的,一根枝能藏十几条虫,” 检测仪突然报警:“北坡剪口感染率升至 12%,需 24 小时内处理!”
“主枝怎么留这么多?” 林溪突然惊呼。大家循声跑到西坡,只见李爷爷修剪的幼苗只留了 1 根主枝,旁枝全被锯掉,切口还在流胶。李爷爷得意地哼了一声:“我说疏枝要狠吧!留一根长得壮!” 林溪立刻翻出平板查资料:“幼树必须留 3 个主枝!夹角 120 度,与主干成 30-45 度,” 她指着资料里的树形图,“你看自然开心型树冠通风透光,单主枝容易倒伏!”
跨山护苗的 “冬季攻坚战” 随即打响。栗园西侧的技术站里,沉默女孩的新展板已经立起来:左边贴着冬剪步骤图,中间是防寒措施流程图,右边挂着 “冬护三关键” 标语 ——“剪得准、防得严、清得净”。她拿着修枝剪示范:“距主干 40 厘米选第一主枝,再隔 25 厘米留第二、第三枝,剪口要斜切离芽 1 厘米,” 她举起药瓶,“涂愈合剂要厚 1 毫米,还要绕树干缠 5 圈草绳!”
栗园东侧的修剪区,王大叔带着男人们进行冬剪实操。他教大家选枝技巧:“主枝要选角度开张 40 度的,细弱枝、交叉枝全疏除,” 他用量角器测量枝条角度,“这个枝 35 度,刚好符合标准,那个枝太直立,得疏掉,” 李爷爷蹲在旁边帮忙递锯子,时不时问:“留 3 个主枝明年能发侧枝吗?” 王大叔擦了把冻红的鼻子:“开春就能冒新芽,三年就能形成结果树冠!”
苏晚正带着认养家庭做防寒实操。每个家庭领到一套工具:修枝剪、涂白刷、草绳,还有双马尾绘制的 “冬护指南”。“先帮幼苗剪杂枝,再涂白,最后缠草绳,” 她边示范边讲解,“涂白要从根部涂到 1.2 米高,草绳要缠紧不留缝隙,” 一位爸爸拿着量角器量主枝:“我家认养的 108 号树主枝角度 38 度,差一点达标,要不要调整?” 苏晚指着漫画手册:“看这格,30-45 度都可以,不用刻意掰枝!”
顾言的摄像机追着管护环节拍到了转机:星洲的技术员正教王大叔刮治流胶病。“先用刀刮掉流胶和病斑,再涂 10 倍过氧乙酸,” 技术员边刮边说,“刮的时候要露出新皮,涂药后用塑料布包扎,” 他指着处理好的剪口,“这样病菌就不会侵入,开春能正常发芽,” 王大叔涂完还摸了摸包扎处:“真的不流胶了,比老法子管用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