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院门外,忽见宝琴的丫鬟小螺从那边过去,宝玉忙赶上问:“往哪里去?” 小螺笑道:“我们二位姑娘都在林姑娘房里,我也往那里去。” 宝玉转步同她往潇湘馆来,只见宝钗、宝琴、邢岫烟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紫鹃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一见他来,都笑道:“又来了一个,可没你的坐处了。” 宝玉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可惜我迟来了一步,横竖这屋子暖,椅子坐着不冷。” 说着坐在黛玉常坐的灰鼠椅搭上。见暖阁中有个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极口赞道:“好花!这屋子越暖,花香越清,昨日倒没见。” 黛玉道:“这是你家赖大婶子送薛二姑娘的,两盆腊梅、两盆水仙,她送了我一盆水仙,送了蕉丫头一盆腊梅。我原不要,又恐辜负她的心,你若要,我转送你。” 宝玉道:“我屋里虽有两盆,不及这个好,琴妹妹送你的,如何能转送,断使不得。” 黛玉道:“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竟是药培着,哪里搁得住花香熏,越发弱了。况且这屋里一股药香,反把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花也清净,没杂味搅它。” 宝玉笑道:“我屋里今儿也有病人煎药,你怎么知道?” 黛玉笑道:“我原是无心的话,谁知碰着你屋里的事,你这会子来,倒自惊自怪的。”
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就咏水仙腊梅。” 黛玉两手捂着脸,笑道:“罢了罢了,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怪羞的。” 宝玉笑道:“何苦来,又奚落我,我还不怕臊,你倒捂起脸来了。” 宝钗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限一先韵,五言律,要把一先韵都用尽,一个不许剩。” 宝琴笑道:“这分明是难人,不过颠来倒去填些《易经》上的话,有何趣味。我八岁时跟父亲到西海沿子买洋货,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脸面就和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戴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身上穿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镶金嵌宝的倭刀,实在比画儿上的还好看。有人说她通中国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我父亲央烦通事官,求她写了一张字,就是她作的诗。” 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眼睛发亮:“好妹妹,拿出来我瞧瞧。” 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哪里取来?” 宝玉胸口发闷,大失所望:“没福见这世面。” 黛玉拉着宝琴道:“你别哄我们,你这一来,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带来了,这会子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不信。” 宝琴脸颊泛红,低头微笑不语。宝钗笑道:“偏这颦儿惯说白话,把你伶俐的。” 黛玉道:“若带了来,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 宝钗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哪个里头,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你若记得,何不念念我们听听。” 宝琴道:“记得是首五言律,外国女子能作成这样,也难为她了。” 宝钗道:“你且别念,等把云儿叫了来,也让她听听。” 叫小螺去请湘云、香菱,说有外国美人的好诗,请 “诗疯子”“诗呆子” 来瞧。
半日,只听湘云高声问:“那一个外国美人来了?” 一面说一面和香菱来了。众人笑道:“人未见形,先已闻声。” 宝琴等忙让坐,重叙了一遍,湘云催道:“快念来听听。” 宝琴念道: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众人听了,都道:“难为她,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 一语未了,麝月走过来说:“太太打发人告诉二爷,明儿一早往舅舅那里去,说太太身上不大好,不得亲自来。” 宝玉忙站起来答应:“是。” 问宝钗、宝琴去不去,宝钗道:“我们不去,昨儿已经送了礼。” 大家又说了一回方散。
宝玉让诸姊妹先行,自己落后,黛玉又叫住他:“袭人到底多早晚回来?” 宝玉道:“自然等送了殡才来。” 心里有许多话,却不知说什么,想了一想笑道:“明儿再说罢。” 下了阶矶,低头刚要迈步,又回身问道:“如今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 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些,只嗽了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睡不着了。” 宝玉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____” 一语未了,赵姨娘走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 黛玉知她是从探春处来,顺路的人情,忙陪笑让坐:“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还亲身走来。” 命人倒茶,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
正值吃晚饭时,宝玉见了王夫人,王夫人又嘱咐他早去。宝玉回来,看晴雯吃了药,便不命她挪出暖阁,自己在晴雯外边睡,又命将熏笼抬至暖阁前,麝月在熏笼上。一宿无话。至次日天未明,晴雯叫醒麝月:“你也该醒了,睡不够!出去叫人预备茶水,我叫醒他。” 麝月披衣起来:“咱们叫起他,穿好衣裳,抬过火箱,再叫他们进来。老嬷嬷们说过,不叫他在这屋里,怕过病气,如今咱们挤在一处,又该唠叨了。” 晴雯道:“我也是这么说。” 二人刚要叫,宝玉已醒,忙起身披衣。麝月先叫进小丫头收拾妥当,才命秋纹、檀云等进来,一同伏侍宝玉梳洗毕。麝月道:“天阴阴的,只怕有雪,穿那套毡的罢。” 宝玉点头换了衣裳,小丫头捧来建莲红枣汤,宝玉喝了两口,麝月又捧过法制紫姜,宝玉噙了一块,嘱咐了晴雯一回,便往贾母处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