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商议如何应对阿剌知院秋高马肥时可能的入寇,众将或主张坚壁清野,或主张主动出击。沈瑄在众人争论稍歇时,方才缓缓开口:
“元帅,诸位将军,卑职以为,阿剌知院虽势大,然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麾下哈尔古楚克、阿鲁台等部,与巴图尔素有嫌隙。今岁草场分布不均,其内部矛盾恐更甚。我军或可遣细作,携重金,秘密联络哈尔古楚克等部,许以互市之利,或至少使其在阿剌知院南侵时按兵不动,甚至……散布谣言,称巴图尔欲借南侵之功,吞并其部众。此乃‘伐交’、‘伐谋’之上策。同时,我军主力可陈兵边境,示之以强,迫其不敢妄动。若其内部生变,则不敢战;若其仍要战,则我军以逸待劳,胜算亦增。”
这番言论,将战略眼光从单纯的军事对抗,提升到了政治分化和谋略制胜的层面,令在座诸多只知冲锋陷阵的将领耳目一新,也让王骥眼中异彩连连。老元帅抚须良久,叹道:“沈千户此言,深得兵法精髓。为将者,岂能只知沙场拼杀?”
自此,再无人敢因年龄而轻视这位年轻的千户。他虽位次仍靠后,但其所言,连王骥也需认真倾听。他已然成为了北疆军中,一颗冉冉升起、不可或缺的砥柱新星。
王骥对沈瑄的信任与倚重,与日俱增。他不仅让沈瑄参与军机,更将一些重要的、需要独当一面的任务交给他。例如巡查边防漏洞,整训新兵,甚至代表军方与地方官府协调粮秣事宜。沈瑄皆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其行事风格果决而不失缜密,刚毅中透着灵活,屡屡超出王骥的预期。
老元帅时常在私下对幕僚感叹:“此子,真乃天赐我大明之将才!观其气度胸襟,绝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其成就,恐不在老夫之下。”
他心中对沈瑄那神秘身世的猜测也愈发强烈,但沈瑄自己守口如瓶,行事低调,只以军功立足,王骥便也按下不提,只是更加用心地栽培、磨砺这块他眼中前所未有的璞玉。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却又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着比他更广阔的未来。
数年的边关岁月,已将朱宸瑄彻底锤炼成了一位真正的军人,一位深受士卒爱戴、同僚敬重、元帅信赖的年轻将领。他站在千户所营寨的望楼上,眺望着北方苍茫的天地,那里,是他建功立业的战场,也隐藏着他身世的秘密和未知的挑战。北疆的风,吹动他染满征尘的战袍,猎猎作响。
喜欢明朝女官沈清漪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朝女官沈清漪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