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贲等人见王爷态度诚恳,且改革确实大势所趋,加上底层军心所向,权衡利弊后,纷纷表示愿支持王爷新政。
随后,朱宸瑄选择了李崇山麾下一位民愤极大、贪墨军屯粮饷证据确凿的千户作为突破口。韩振云亲自带人,以雷霆之势将其拿下,公开审讯,列举罪状,最终革职查办,家产抄没。此举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观望和抵制者。
李崇山见王府手段老辣,拉一批打一批,分化瓦解,己方阵营已然不稳,底层军士更是人心向背,若再强硬对抗,恐怕自身难保。最终,他不得不低头,主动上表,表示拥护王府改革决策,并愿意率先在左卫推行“分田到户”。
有了李崇山的“表率”,其他卫所的抵抗力量土崩瓦解。军屯改革得以迅速推行下去。
王府派出的清丈队伍与屯监御史分赴各地,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一块块军屯田地,被正式划分到一户户军士名下,盖有镇北王印信的“田契”发到他们手中时,许多饱经风霜的老兵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将那轻飘飘的纸契视若珍宝,因为这代表着他们和家人的未来与希望。
第二年春耕,景象已然大不相同。军屯田地里,到处都是辛勤劳作的身影,军士们带着家眷,起早贪黑,精心侍弄着属于自己的土地。因为他们知道,多流一滴汗,秋天就能多收一斗粮,自家的日子就能更好过一分。田野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秋收时节,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军士们缴纳了定额的屯租后,家中粮仓第一次变得充实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军队的粮饷压力骤减,士气空前高涨。军士们对镇北王府的拥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明白,是王爷给了他们土地和尊严,他们愿意为守护这片土地流尽最后一滴血。
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金黄一片、丰收在望的军屯田,朱宸瑄对身旁的韩振云感慨道:“母亲常言,‘民心乃根基’。于军队而言,军心亦是根基。如今,这根基总算是深植于土了。”
韩振云敬佩地道:“王爷英明,太妃睿智。此次改革,虽经历波折,但终究涤荡沉疴,让我北疆军力根基更为坚实。”
朱宸瑄微微颔首。商路与军屯,一为血脉,一为筋骨。如今血脉已通,筋骨已壮,他的“塞上江南”之梦,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他深知,内部的整合虽初见成效,但外部的风云,却从未停止变幻。北辰之光,在照亮内部的同时,也需时刻警惕远方的暗影。
喜欢明朝女官沈清漪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朝女官沈清漪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