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五月,华北的局势如同一口被架在文火上慢炖的大锅,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已滚沸欲溢。持续数年的战争消耗与残酷扫荡,使得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推行的“治安强化运动”已进行到第五次,其核心便是以更加严密、残酷的手段,彻底扼杀敌后抗日力量。而在这盘大棋中,晋南地区,尤其是那个屡次让皇军折戟的楚云飞部及其“疑似盟友”李云龙部,始终是冈村和其麾下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心头一根无法拔除的硬刺。
北平,铁狮子胡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作战会议室里将星云集,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巨大的华北沙盘上,代表日军控制区域的蓝色旗标看似连成一片,但在广袤的山丘地带,尤其是山西境内,刺眼的红色旗标(代表中共武装)和少数顽固的蓝色杂色旗标(代表国民党敌后武装,如楚云飞部)依旧如同癣疥之疾,顽固地存在着。筱冢义男一身戎装,脸色阴沉地站在沙盘前,手中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晋南、晋东南交界区域。
“诸君,”筱冢的声音冰冷,带着压抑的怒火,“华北治安战,已进入最关键阶段。然而,在山西,尤其是在晋南三角地带,抵抗活动依然猖獗!其核心,便是盘踞在风陵渡的楚云飞358团,以及活跃在太行西麓的李云龙部八路军!”
他环视在场的高级将领,语气愈发严厉:“过去数年,我们多次组织扫荡,但效果不彰。楚云飞部,凭借风陵渡天险和狡诈战术,屡挫我锋;李云龙部,则像山鼠一样,利用复杂地形与我周旋。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有充分证据表明,这两支部队之间存在某种超越偶然的‘默契’甚至协同!从早期的辛庄之战、黑石峪阻击,到去年的李家坡战役,无不显示出他们之间存在着情报共享、战术策应的迹象!”
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在一旁补充道:“司令官阁下所言极是。综合特高课、各师团情报部门及空军侦察情报,楚、李二部虽分属不同阵营,但他们在对抗皇军时,往往能形成奇妙的互补。楚云飞部装备相对精良,擅长正规防御和精密突击;李云龙部则悍勇灵活,擅长游击破袭。二者结合,使我军在该地区的肃正作战屡屡受挫。我们认为,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条甚至多条秘密联络渠道。”
筱冢义男猛地将指挥棒砸在沙盘边缘,发出“啪”的一声脆响:“这才是最危险之处!一支是国民党军的精锐,一支是八路军的主力,如果他们真的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联合,将在晋南形成一个难以啃动的硬核,严重阻碍‘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实施,并对正太、同蒲铁路线构成持续威胁!这是对帝国圣战的巨大挑衅,绝不能容忍!”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绝的寒光:“基于以上判断,我决定,不再进行零敲碎打的扫荡!必须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决定性的战役,以泰山压顶之势,彻底铲除楚云飞、李云龙这两股心腹之患,一举廓清晋南!”
他拿起一份厚厚的作战计划,封面上赫然印着“C号作战计划”的字样。
“这就是‘C号作战’!核心目标:集结第一军主力第36师团、第69师团各一部,独立混成第3、第4旅团,配属战车、重炮、航空兵,总兵力约三万五千人,采取‘铁壁合围、梳篦清剿、重点摧毁’的战术,对以风陵渡为核心,辐射太行西麓的广大区域,实施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扫荡!首要作战目标:歼灭楚云飞358团主力,摧毁其风陵渡根据地;同时,寻机重创或歼灭李云龙部,彻底切断二者之间的联系!”
参谋们屏息静气,听着筱冢的部署。这次行动的规模和决心,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扫荡。
“此次作战,关键在于‘快’、‘狠’、‘密’!”筱冢强调,“要以绝对优势兵力,形成不可抗拒的碾压态势!各部需协同一致,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最终将楚、李两部主力压迫在预设决战区域,予以聚歼!空军要全力支援,彻底摧毁其地面工事和后勤设施!情报部门要加紧工作,务必摸清其指挥部位置、物资囤积点和秘密通道!”
一名参谋提出疑问:“司令官阁下,如此大规模用兵,其他方向是否会兵力空虚?而且,楚、李两部皆极善山地作战,若其化整为零,钻入深山,恐难竟全功。”
筱冢冷笑一声:“顾虑太多,必将贻误战机!此次扫荡,不同以往。我们不仅要军事清剿,更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进攻!建立‘绝缘地带’,推行‘保甲连坐’,彻底掐断其与百姓的联系!就算他们钻山沟,也要饿死、冻死他们!至于其他方向,暂时收缩防线,集中力量先解决主要矛盾!只要打掉楚、李,晋南局势可定!”
他看着沙盘上那片即将被战火吞噬的区域,仿佛已看到楚云飞和李云龙部在钢铁洪流下灰飞烟灭的场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