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会的结果,以一种近乎碾压的姿态,尘埃落定。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国庆七十五周年文艺晚会的最终主题曲。
消息并没有立刻对外公布,但在这个顶级的圈子里,早已不胫而走。
天籁音乐总监赵康,在走出央视大楼的那一刻,感觉腿都是软的。
他知道,从今往后,在华语乐坛,只要有那个叫贺凡的少年在,“凡尘工作室”就将是所有音乐公司头顶上,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而导演组这边,在确定了歌曲之后,立刻进入了更紧张的筹备阶段。
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谁来唱?
贺凡的DEMO版,情感真挚,韵味十足,但毕竟是个人清唱,缺少专业的气息和打磨,无法直接用于国庆晚会这种最高级别的舞台。
必须找一个最合适的,最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歌手,来演绎这首作品。
会议室里,讨论异常激烈。
“我推荐宋英老师,她的声音大气、端庄,最能压住场子。”
“不行,宋老师的气场太强,会压过歌曲本身那种‘倾诉感’。我倒觉得,可以试试阎为文老师,用男中音来唱,会显得更深沉。”
“都不合适。”
总导演张谋摇了摇头,否定了所有的提议。
他转头看向音乐总监,“这首歌的灵魂,在于它的‘亲切感’和‘赤子之心’。我们需要一个声音,纯净得像山泉,温暖得像阳光,同时,她还要能代表我们年轻一代,欣欣向荣的面貌。”
所有人都明白了张谋的意思。
他想要的,不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家”,而是一位能带来惊喜的“新人”。
“我这里,倒是有个人选。”一直没说话的总政团长李援朝,忽然开口了。
他拿出一份资料,递给张谋。
“我们团里新提拔上来的一个年轻演员,叫苏云。民族声乐专业出身,声音条件非常好,形象气质也很干净,最重要的是,她身上没有那种商业化的浮躁气,是个安安静静唱歌的好苗子。之前一直缺少一个机会。”
张谋接过资料,看了看照片上那个眉眼清秀,气质温婉的年轻女孩,点了点头。
“可以让她来试一试,不过……”他话锋一转,看向周怀安局长,“我还有一个想法,这首歌的最终演绎,必须得到原创者本人的认可。我建议,让贺凡同学,亲自来指导这次录制。”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有些惊讶。
让一个大一新生,来指导国家级的歌唱家?
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
但周怀安和李援朝,在对视了一眼后,却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贺凡的“妖孽”程度。
《咱当兵的人》那次,他不就是用几句话,点通了团里的王牌歌手吗?
这首《我和我的祖国》,他本人,才是最懂其精髓的人。
于是,一通电话,再次打到了国防大学龙校长的办公室。
……
当贺凡接到这个“任务”时,他正在和陈默一起,为“伏羲”系统的防火墙,添加一个新的反追踪模块。
听说要去指导国庆献礼歌曲的录制,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这是他应有的“待遇”。
他向学校请了假,在国庆节前的最后几天,再次来到了京城。
这一次,迎接他的,是国庆晚会总导演张谋本人。
在央视的专属录音棚里,贺凡见到了那个被选中的女歌手,苏云。
苏云今年二十出头,见到贺凡时,显得格外紧张和拘谨。她实在是无法把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清秀帅气的军校生,和那个写出《蜀道难》、《青花瓷》、《咱当兵的人》等一系列神作的“贺老师”联系在一起。
“贺……贺老师好,我叫苏云,请您多多指教。”她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
“叫我贺凡就好。”贺凡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的态度温和而专业,让苏云稍微放松了一些。
试唱开始。
苏云的专业功底确实非常扎实,声音空灵、纯净,技巧无可挑剔。
但和之前的刘峰一样,她也犯了一个“学院派”的通病——太过于追求声音的完美,反而缺少了最质朴的情感。
一曲唱罢,张谋和李援朝都皱起了眉头。
很好听,但不够动人。
贺凡没有说话,他只是走进了录音室,对苏云说:“苏云学姐,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你……你说。”
“你爱这个国家吗?”
苏云愣住了,她不明白贺凡为什么会问这个。她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回答:“当然爱!我是一名军旅歌手,我爱我的祖国!”
“那你是怎么爱她的呢?”贺凡继续追问。
“我……”苏云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太大,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贺凡笑了笑,引导道:“你先别想那些宏大的东西。你想一想,你最爱吃的,家乡的那碗小面。你想一想,你小时候,爷爷奶奶带你去的那个公园。你想一想,逢年过节,家里那种热热闹闹的烟火气……你想到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