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云霞关在短暂的死寂后,重新被忙碌所取代。
修复关墙的号子声、伤兵营隐约的呻吟、以及巡夜队伍整齐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沉重而坚韧的夜曲。
中军帐内,油灯将几个关键人物的身影拉长,投在帐壁上。
四皇子紫艽站在沙盘前,指尖精准地点在鬼见愁峡谷的入口处。
他面前站着三名精干的斥候,皆是军中百里挑一的好手,眼神锐利,身形矫健。
“李头,孙猴子,赵铁脚,”
紫艽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次任务,非同小可。
目的非是接战,而是眼睛!
我要知道,鬼见愁峡谷内,北狄兵力几何?
布防如何?
褐髓石矿脉具体在何处?
那些黑袍人,究竟在做什么?”
他拿起三枚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侦查重点的木楔,分别递给三人:
“李头,你经验最丰,负责探查谷内大致布防与兵力分布。
孙猴子,你身手最好,攀岩走壁,设法靠近矿脉区域,确认其位置与守卫情况。
赵铁脚,你耐力最强,脚程最快,负责在外围接应,并留意任何异常人员、物资往来,尤其是那些黑袍人的动向。”
“记住!”紫艽目光扫过三人,带着凝重,
“活着回来,把消息带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若遇危险,以响箭为号,外围会有接应。
但若非万不得已,绝不可暴露行踪!”
“殿下放心!属下等必不辱命!”
三名斥候抱拳,声音斩钉截铁。
他们深知此行九死一生,但眼中毫无畏惧,只有完成任务的火光。
“去吧,愿天佑云霞。”紫艽挥了挥手。
三人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向着西方那片吞噬了不知多少生命的险峻山脉潜行而去。
送走斥候,紫艽并未休息,转而走向苏芷那顶灯火通明的帐篷。
帐篷内,气氛与中军帐的肃杀截然不同,却同样紧张。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矿物燃烧后的刺鼻气味和草药清香。
苏芷正伏在案前,面前摆放着研磨成粉末的褐髓石、各种瓶瓶罐罐的溶剂、以及写满复杂符号和推断的纸张。
她的眼底有着明显的青黑,显然已许久未眠。
莲心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小凳上,就着油灯的光芒,小心翼翼地用石杵捣着草药,不时担忧地看一眼苏芷。
“苏医官,进展如何?”紫艽放轻脚步走进,低声问道。
苏芷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一张写满字的纸推到他面前,语气带着一丝疲惫:
“殿下请看。
初步分析,这褐髓石之所以遇火猛烈燃烧并产生毒烟,主要因其内部蕴含多种活跃的硫、磷化合物以及少量未知的、类似沥青的粘稠物质。
其燃烧后产生的烟雾,毒性复杂,主要损伤呼吸道和眼部,部分成分可能影响神智。”
她指向旁边几个小碟子里不同颜色的沉淀物:
“我尝试了多种方法。
水泼效果最差,反而可能助长其流动性,扩大燃烧范围。
沙土覆盖确实有效,但面对大规模投掷,效率太低。不过……”
她拿起一个装着浑浊液体的陶罐,里面浸泡着几块褐髓石碎片:
“我偶然发现,用石灰水混合特定比例的黏土浆,可以有效包裹褐髓石,极大延缓甚至阻止其燃烧!
而且,石灰本身就能中和部分酸性毒烟!”
紫艽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
苏芷点头,
“但这只是实验室的小规模验证。
要用于实战,需要大量制备这种石灰黏土浆,并且需要合适的抛射或泼洒装置。
另外,针对毒烟,我配置了几种清热解毒的方子,已交给黄芪先生和王焕队长,让他们在伤兵营试用,效果有待观察,但至少能缓解症状。”
这无疑是数日来最好的消息!
一种能够有效克制褐髓火攻的方法,其意义不亚于千军万马!
“需要多少石灰和黏土?我立刻让人去筹备!”紫艽急切道。
“越多越好!”
苏芷道,
“另外,我需要工匠,制作一种能够远程抛射泥浆的器械,类似投石车,但投射物需改为密封的、装满泥浆的陶罐或皮囊。”
“好!我即刻去安排!”紫艽精神大振,转身便要离开。
“殿下,”
苏芷叫住他,神色依旧凝重,
“此法虽能克制燃烧,但对已产生的毒烟,效果有限。
而且,我怀疑北狄对褐髓石的运用,绝不止于投掷燃烧。
鬼见愁峡谷内的秘密,才是关键。”
紫艽重重点头:“我明白。斥候已派出,希望能带回确切消息。”
就在紫艽忙于协调物资和工匠时,江蓠的身影出现在了帐篷外。
他没有进来,只是隔着门帘,看着里面忙碌的苏芷和在一旁打下手的莲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