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旗军火箭军阵地,三辆东风-26导弹发射车呈三角阵列肃穆排开。
通体银白的弹体搭载着重型侵彻式钻地弹头,在夜色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发射架已按装订诸元精准指向大河列岛地下基地坐标。
惯导与卫星复合制导系统完成最后标定,各项参数调试完毕,发射就绪指示灯亮起刺眼的绿光,阵地空气中弥漫着燃料与金属混合的肃杀气息。
“发射!”宋扬忠的命令透过加密数据链传来,简短二字裹挟着千钧之力,不容丝毫迟疑。
“明白!”火箭军操作员猛地按下发射按钮,高声应答的瞬间,发射车底部导流槽内骤然喷涌出炽热的橘红色烈焰,巨大的推力裹挟着导弹腾空而起。
三发东风-26以抛物线弹道直冲天际,突破卡门线后进入近地空间,弹体表面在高速飞行中与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淡蓝色电离光晕。
如同三道刺破夜幕的银色利剑,在太空中完成姿态调整后,以再入角60度的弹道开始俯冲,进入末端攻击阶段。
再入大气层时,东风-26弹体包裹在高温等离子体鞘层中,通过黑障区时短暂中断通讯,弹载主动雷达与红外成像导引头同步开机,实时修正弹道偏差,精准锁定地下基地地表投影坐标。
三枚导弹以10马赫的末端速度俯冲而下,如三颗坠落的毁灭之星。
弹体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灼热熔焰,在夜空中拖出长达数公里的明亮尾迹,刺耳的音爆声提前抵达目标区域上空,预示着毁灭的降临。
接触土层的刹那,东风-26的侵彻式钻地弹头瞬间激活硬质合金钻尖,在火箭发动机二次推力加持下,以超音速冲击动能狠狠扎入地表,泥土与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瞬间化为齑粉。
形成直径数米的漏斗状弹坑,弹头则持续穿透岩层,凭借高强度壳体与缓冲结构抵御冲击过载,精准向地下20米深处的基地核心区域掘进。
“轰隆——!!!”
第一声巨响震彻天地,仿佛地壳都被生生撕裂。
弹头穿透20米坚固岩层的瞬间,在地下基地核心控制室轰然引爆,高温等离子体瞬间吞噬一切,钢铁结构如同纸片般扭曲熔化,指挥台、通讯设备瞬间化为焦黑残渣。
正在调试通讯设备的近卫军士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被数千度的高温汽化,连尸骨都未留下一丝痕迹。
连锁反应如瘟疫般疯狂蔓延,第二发导弹精准命中地下弹药库,16枚分导式侵彻弹头同步起爆,地下军火堆如山的炮弹、炸药被瞬间引燃。
巨大的冲击波在密闭空间内来回反射、叠加,形成数倍于常规爆炸的破坏力,硬生生将基地岩层震出无数蛛网般的裂痕,碎石如暴雨般砸落。
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如同豆腐般崩塌,正在搬运弹药的士兵被垮塌的墙体瞬间掩埋,骨骼碎裂声、绝望哭嚎声与连绵的爆炸声交织成地狱交响。
第三发导弹直捣地下避难所,弹头穿透防护掩体的瞬间,高温火焰顺着通风管道疯狂窜涌,所过之处,衣物、木质设施皆被点燃。
避难所内的近卫军士兵衣物瞬间起火,皮肤被烈焰灼烧得滋滋作响,他们在火海中疯狂翻滚、互相撕扯,浓烈的焦臭味混合着刺鼻的血腥味,透过地表裂缝喷涌而出,令人作呕。
地层在持续的爆炸中剧烈震颤,整个地下基地如同濒死巨兽般痉挛抽搐,多处区域发生大规模坍塌,幽深的通道被碎石彻底堵死,形成无数座隔绝生机的活坟墓。
侥幸未死的士兵被困在狭小空间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听着同伴的哀嚎逐渐微弱、消失,感受着氧气一点点耗尽,最终在无尽的恐惧与窒息中痛苦死去。
地表之上,爆炸引发的强烈地震波让大地持续颤抖,巨大的弹坑不断扩张、相连,碎石与泥土混杂着人体残肢、破损的AK74步枪、PKD通用机枪零件喷涌而出,原本还算完整的地面彻底沦为焦黑的废墟。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焦糊味,连流动的空气都被染成了令人窒息的暗红色,宛如真正的人间炼狱,看不到一丝生机。
北岛隐秘码头,夜色如墨,近卫军突围小队正争分夺秒实施登艇作业。
27艘小型高速游艇整齐锚泊于隐蔽港池,士兵们背负单兵装具,将AK74M步枪斜挎于肩头,枪身战术导轨上的红点瞄准镜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数名机枪手合力将PKD通用机枪固定在艇身两侧的快拆支架上,快速完成弹链装填与标尺校准,金属部件碰撞声在紧张的氛围中格外清晰。
随着艇长们的急促指令,发动机陆续启动,低沉的轰鸣逐渐汇聚成声浪,十余艘游艇率先驶离泊位,螺旋桨搅碎海面月光,朝着外海预定撤离航线艰难突围。
“加速至最大航速,保持编队间距五十米,开启电子静默!”
带队的田中健太中校站在旗舰艇首,通过喉部通讯器下达指令,目光紧盯着海图终端,额角青筋因过度紧张而凸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