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帝国宣言,寰宇共聆乾之声
乾朝启明四年秋末,汴梁风裹落叶转,有点凉却不刺骨。
城里比往常热闹三倍,小吃摊耍杂耍的,吆喝声不停。
万国博览园按例开,门口挂彩绸,没人往那边挤。
大家都往承天殿跑 —— 听说广场有大事,还请了各国使节。
承天殿前广场,木栅栏围出不同区,划分得清楚。
中间搭两丈高木台,铺红地毯,台边插乾朝龙旗。
最显眼是广场中央铁塔,十几丈高,铁架焊得直,阳光下泛冷光。
文武百官、各国使节、百姓代表挤各自区,盯着铁塔交头接耳。
百姓区里,老张头拉着孙子,踮脚往铁塔看。
“爷爷,那铁架子干啥的?能爬上去看风景不?” 小孙子扯他衣角问。
老张头挠挠头:“不知道,听说是格物院的新玩意儿,叫无线电。”
旁边王婶凑过来:“管它啥,一会儿陛下出来,肯定是好事!”
各国使节区,气氛跟百姓区不一样,没人说笑,都挺严肃。
高昌使节穿绣金长袍,转着玉扳指,时不时瞄铁塔。
波斯使节跟天竺使节小声聊,手里拿小本子记东西。
佛郎机和荷兰使节站一起,穿黑西装领带整齐,眼里满是疑惑。
佛郎机使节扯荷兰使节袖子,用蹩脚中文说:“搞这么大阵仗,是炫耀武力吧?”
荷兰使节摇头:“不像,炫耀该摆大炮,这铁塔不像能打仗的。”
两人正嘀咕,广场入口传来马蹄声,护卫队来维持秩序。
使节们赶紧站好,不说话了 —— 吉时快到,不能失仪态。
铁塔底下,几个格物院工匠蹲地上查线路。
手里拿小锤子,轻敲连接铁塔的导线,确保接触好。
“墨先生说,一会儿不能出半点错,陛下盯着呢。” 一个工匠小声说。
另一个工匠点头,把地上电线挪旁边,怕被人踩到。
吉时一到,承天殿钟声 “咚 —— 咚 ——” 响,共敲九下。
钟声落,广场瞬间静,连孩子都不闹,目光全看殿门。
林烨穿明黄龙袍,绣五爪金龙,从殿里走出来。
身后跟着墨衡,墨衡捧红漆木盒,盒盖关得严,不知装啥。
林烨走上木台,转身对众人,目光扫广场,没说话先抬手。
百官百姓立马弯腰行礼,声音齐得像一个人:“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各国使节也跟着鞠躬,动作不标准,却不敢怠慢。
林烨等大家起身,走到台边扩音器旁 —— 那是铁皮做的,像大喇叭。
“今日邀诸位来,不是看博览园奇珍,也不是炫乾朝武力。” 林烨开口,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广场。
广场边缘的人,不用挤也能听清,都忍不住 “哇” 一声 —— 这比喊话筒好用多了。
林烨顿了顿:“是要让尔等,亲耳听文明前进的脚步声!今天要让全天下听见!”
台下人都愣住 —— 文明脚步声?还能让全天下听见?没人懂。
林烨转向墨衡,轻轻点头,眼神里满是信任。
墨衡深吸一口气,捧木盒走到发射机旁 —— 发射机是铁箱子,上面有铜电键。
他打开木盒,里面是备用电键零件,怕一会儿出故障好换。
墨衡搓搓手,虽在实验室练过几十次,今天人多,手心还是冒冷汗。
他按下电键,先试手感,确认没问题,按约定密码敲。
哒哒哒、哒、哒哒…… 电键敲铁板,响声清脆,节奏没乱。
连接铁塔的导线跟着颤,没人看见的电磁波,从塔顶铜半球钻出来,往四面八方飞。
这电波跑得比光快,眨眼飞过汴梁,往星火港、黑山府、西域、南洋去。
墨衡敲完最后一组电码,松手抬头看林烨,用力点头 —— 电文发出去了。
林烨微微颔首,没说话,目光看向远方,像在等消息。
广场上人都屏住呼吸,不知接下来要干啥,只能跟着等。
空气静得能听见,风吹过铁塔的 “呜呜” 声。
几乎同时,千里外星火港接收站,报务员小张盯着检波器。
他戴粗布耳机,耳朵贴得紧,怕漏过一点声音。
突然,耳机里传来 “咔嗒、咔嗒” 声,节奏跟约定的一模一样!
小张立马坐直,手里铅笔飞快写:“乾、朝、启、明……”
没一会儿,他把电文全译出来,纸上写:“乾朝启明,文明永光;星火燎原,寰宇同聆!”
小张激动得拍桌子,差点碰倒茶杯:“收到了!真收到了!是陛下的电文!”
旁边助手赶紧跑过来,抢过译稿看,看完也跳起来:“快!往汴梁发有线电报报喜!”
黑山府接收点,在府衙后院小屋,报务员老李裹棉袄搓手。
黑山府比汴梁冷,屋里生炭火,老李还是觉得手僵,握笔费劲。
他正准备烤手,耳机里突然传来熟悉电码声,一点不模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