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彻底死寂后的第七个“周期”——这是陈珩通过感知王庭外规则光带流转频率,为自己粗糙定义的时间单位。
他大部分时间都枯坐在“源点之间”,如同一个被囚禁在服务器机房的程序员,面对着一块承载着宇宙底层代码的硬盘。与“权柄碎片”的深度交互带来的精神反噬尚未完全平复,脑海中偶尔还会闪过那些狂乱的信息碎片,但瞳孔深处的淡金色星屑,却愈发稳定凝实。
他不再试图去触碰那段隐藏着“灰色符号”的核心禁区,转而采用更迂回、更精细的方式——观察与解析王庭自身的“规则余烬”。
这些余烬,是旧日规则崩解后残留的“日志文件”,记录着过往的痕迹,却因结构的破损而显得杂乱无章。陈珩将精神感知如同探针般,小心翼翼地刺入那些相对稳定的规则光带或悬浮的结晶块外壳。
过程缓慢而艰涩,如同在沙海中淘金。大部分信息是毫无意义的噪音,或是充满疯狂意念的污染。但偶尔,他能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片段”:
一段关于“铁锈荒原”形成前的生态记录,显示那里曾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灵能沃土”,其衰变曲线极不自然,像是被某种外力强行“格式化”……
一块封印着尖啸阴影的结晶,其内部规则结构显示出一种针对“有序生命体”的特化攻击性,这绝非自然演化能形成,更像是一种……生物兵器的痕迹……
一些散落在信息洪流深处的、关于“纪元划分”的碎片,指向在“父神”统治之前,似乎还存在至少两个以上特征迥异的“古纪元”,它们的终结都伴随着规则的剧烈重构……
这些发现,一点点拼凑出这个宇宙更为宏大也更为残酷的图景。“父神”的统治,或许并非开端,而只是漫长崩坏循环中的一环。而“父神”本身,在这些记录中显得愈发矛盾——祂既是规则的维护者,某些行为却又像是规则的破坏者。
就在他沉浸于对这些“余烬”的破译时,一道极其微弱、却与周围所有规则波动都截然不同的“信号”,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引起了他感知的涟漪。
这信号并非源自王庭内部,也非基拉那庞大而熟悉的灵魂低语。它来自外部,来自“铁锈荒原”的方向,并且……使用了某种加密协议。
这协议的结构,带着明显的、属于旧日人类科技的工整逻辑,却又巧妙地融入了这个世界的规则特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规则密文”。
陈珩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他小心翼翼地调动起一丝与“权柄碎片”融合后获得的力量,没有去拨动规则,而是如同解密专家般,开始尝试解析这段密文。
过程比解析混乱的“余烬”要顺畅得多。对方的加密手段虽然精妙,但其底层逻辑,与他熟悉的编程思维有着奇妙的共通之处。淡金色的星屑在他眼中急速流转,如同高速运行的解码器。
片刻之后,密文被成功破译。一段简短的信息流入他的意识:
“致‘源点’的未知意识——”
“我们是‘三号避难所·考古学派’的残余成员。我们知晓您的存在,并观测到您此前对‘开拓者七组’的间接干预。”
“我们无意冒犯,亦非乞求怜悯。我们手中掌握着部分关于‘沉寂纪元’、关于‘父神’沉睡真相,以及……关于某个‘外来印记’的破碎记载。这些信息与主流认知相悖,为我们招致了内部‘净化派’的追杀。”
“我们推断,您或许会对这些信息感兴趣。若您愿意回应,请在此频率回传一个规则扰动作为确认。我们已无法返回避难所,坐标附于信号末端。”
“——韩峥,于流亡途中。”
信息到此为止。
陈珩的心脏猛地一跳。
考古学派!外来印记!
他们不仅知道他的干预,竟然还提到了“外来印记”?这极有可能就是指那段“粘合代码”深处的灰色符号!
这正是他亟需的、来自世界内部的、“非神只”视角的关键信息!是打破目前信息垄断和困境的突破口!
巨大的诱惑面前,陈珩强迫自己冷静。这是否是一个陷阱?“净化派”的追杀是否属实?这会不会是基拉,或者其它势力,用来试探他的另一个圈套?
他迅速调取之前解析“铁锈荒原”规则结构时获得的信息,对照密文中附带的坐标。那里确实是一片规则极其混乱、如同迷宫般的区域,被称为“破碎阶梯”,对于大规模队伍是绝地,但对于少数精通规则的人来说,或许是理想的藏身之所。
坐标的真实性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
回应,意味着风险。他将主动与“蝼蚁”建立联系,这违背了基拉对“父神”行为的预期。
不回应,则可能永远失去获取真相、找到归途甚至只是理解自身处境的关键钥匙。
他几乎没有过多犹豫。生存固然重要,但浑浑噩噩地作为一个傀儡“神”生存,并非他所能接受。他需要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