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她留下一句:“走吧,别打扰人家处理公务。”
黄蓉虽然想留下,但看这情形还是离开为好。
她知道自己不该继续留下,心里有数。
只是稍作犹豫,她便果断跟着邀月、怜星离开,而不是赖着旁听。
万一被误会,可就麻烦了。
黄蓉明白不能这么做,因此很识趣地跟了上去。
“雨化田到了没有?”
苏牧没理会邀月她们,径直问曹正淳雨化田的行踪。
对此,曹正淳也不太确定,只能答道:“呃……应该快到了。”
苏牧见无确切消息,便吩咐道:“不说这个了,但武德司那个副使,必须严防死守,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我找出来。”
接着,想到出征之事,苏牧又叮嘱:“任何情报都不得走漏,明白吗?”
曹正淳连忙应声称是。
随后,曹正淳继续禀报:“主上,曹少钦抓了一批江湖人,牵涉到不少帮派。其中有个叫沙河派的小门派,有特殊渠道从事走私,还涉及拐卖生意。”
说到这里,曹正淳停了一下,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苏牧的脸色。
果然,苏牧神色阴沉。
曹正淳心知,自家主上最痛恨拐卖之事,此事必会引他动怒。
但话已出口,只得继续:“不仅如此,沙河派可能还与武德司有关。老奴怀疑,颜通就是为了跟沙河派接头而来。”
苏牧闻言已有决断,吩咐道:“既然如此,此事由你负责。明日我就要出征,之后的事就交给你了。”
曹正淳郑重应道:“主上放心,老奴必竭尽全力,守护宣州。”
苏牧摆了摆手,语气淡然:“不必多说,你的能力我信得过。”
至于雨化田那边……
他赶得这么急回来,莫不是真出了什么事?
正思索间,雨化田已回到辽阳城。
通报之后,雨化田入府禀报。
苏牧听完回禀,说道:“知道了。曹正淳这边也查到,武德司勾结江湖门派,意图在宣州生乱。宣州境内门派不少,看来武德司是想借他们制造动荡。”
综合曹正淳与雨化田的消息,苏牧已大致推断出真相:武德司不仅想联合江湖门派扰乱宣州、探查军情,更重要的,是要刺杀他。
对于这一点,苏牧确信自己必定会付诸行动。
随着苏牧的分析,曹正淳与雨化田交换了一个眼神。
二人目光交汇间,流露出的意思不言而喻——没想到,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你这运气着实不错!
一番眼神交流后,雨化田再次开口禀报。
他说道:“主上,奴婢还有一事。”
“讲。”苏牧闻言,示意他继续。
雨化田应声答道:“在高柳县,奴婢得到消息,青衣楼已派出一批杀手,目标正是主上您。”
“青衣楼?”苏牧获悉后并不以为意。
毕竟青衣楼派来的杀手不过是送死而已,他此番带兵出征,对方若敢前来,无异于自投罗网。
因此,苏牧只是淡然说道:“不足为惧,来者必死,无需理会。但武德司不同,必须彻底铲除,否则我心难安。”
提及武德司,苏牧语气陡然转厉。
此事关系重大,他再三叮嘱:“无论你们用什么手段,武德司之人必须清除干净,无论正使副使,一律格杀勿论!”
武德司威胁甚大,其职能与锦衣卫相类,且在此世存续已久,苏牧对其极为忌惮。
若任其在宣州生事,必将动摇他的统治根基。
尽管未必能造成多大动荡,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势必产生不利影响。苏牧绝不容许此事发生,因此武德司必须根除。
“遵命!”曹正淳与雨化田见苏牧动怒,皆肃然应答。
安排妥当后,苏牧便先行歇息。
……
次日清晨。
苏牧亲率八万北府军奔赴前线。
他们的目的地,是宣州通往冀州与幽州的咽喉要地——临门城!
为加快进程,苏牧与萧廷、邀月、怜星、黄蓉轻装简从,率三百锦衣卫精锐先行赶往临门城。
八万北府军则稍晚抵达。临门城尚有三千玄甲军驻守,苏牧并不担心兵力不足。
作为宣州通往中原的门户,临门城往日行人商旅络绎不绝。
但因苏牧的军事管制,此地已实行严查。
随着朝廷平叛大军压境,城门彻底封锁,严禁任何人出入。
当苏牧抵达临门城时,武崇训所率的平叛大军也已兵临城下。
面对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大军并未立即进攻,而是先行安营扎寨,稍作休整,再图攻城之策。
破城绝非易事,势必要付出惨重代价。唯有以血肉之躯铺就登城之路,抢占城门楼,方能从内打开城门,攻克这座坚城。
当然,并非仅有强攻一途。
若是由武道强者出手,或许另有转机。先天境武者作用有限,但若是宗师境武者组成敢死队,或有机会夺下城门楼,开启城门。
然而,宗师武者岂会甘愿行此冒险之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