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邀月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对苏牧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呃……”怜星看着邀月那掩饰不住的兴奋神情,忽然觉得姐姐是不是陷得越来越深了?
不会吧?
想到那种可能,怜星觉得难以置信。
姐姐邀月会喜欢上男人?
这实在让她难以接受……是的,在怜星看来,这真的不太对劲。
黄蓉没注意怜星在想什么,只是被邀月的推测惊住了,心里琢磨:苏牧真的会这么做吗?
可能吗?
这可能吗?
为何他敢如此断言?
现在难道不该先稳住局面吗?
宣州虽迅速攻克,局势也日益向好,但黄蓉心知这一切皆因苏牧的强势支撑。
一旦苏牧遭遇挫败,局面必将逆转,宣州当前的大好形势恐怕也会出现巨大危机。
这样一来,原本顺利的局势,顷刻间又转为逆风。
“邀月……姐姐,您真觉得是这样?”
黄蓉犹豫良久,终究还是开口问道。
“自然,必是如此。”
邀月语气笃定,坚信事情正是如此。
“姐姐,我倒觉得事情是否如此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一旦选择进攻,届时将面临诸多难题。”
怜星却有不同见解,她缓缓开口。
“我明白,他在宣州推行的政策,对幽州、冀州的许多人而言难以接受。”邀月清楚怜星所指,她自己亦看得分明。
说到底,苏牧的诸多政策触动了世家大族、士绅豪强的利益,甚至波及江湖各门各派。
别的不提,丐帮已与他结怨。
辽阳城的丐帮分舵被端,加上苏牧对丐帮一些灰色产业深恶痛绝,日后难免与丐帮为敌。
尽管苏牧不惧丐帮,但丐帮之中人才济济。
如乔峰、洪七公等人皆非等闲之辈,尤其是乔峰……邀月自忖,若妹妹与他一战,必败无疑。
至于她自己,因修为高于对方,倒不必担心落败。
但乔峰那悍勇的战斗风格,连邀月也存几分忌惮。
取胜不难,只是过程难免麻烦。
“但若真能推行这些政策,我倒认为对百姓是大有裨益的。”黄蓉却觉得,这对百姓的生存环境与各方面都将改善良多。
“这仅是开始,往后阻力只会越来越大,且看他日后是否会改变吧。”邀月正色道。
尽管苏牧目前的政策确实惠及百姓,可这又能持续多久?
历来王朝建立之初,不也都如此吗?
可往后呢?
这才是关键。
与此同时,萧廷正承受着巨大压力。
他喊得声嘶力竭,却始终未能说动苏牧。
“主上,该收手了!”
三千玄甲军,威势实在骇人。
一路横扫而来,敌军溃不成军,十万人马已损失大半。
尽管真正被玄甲军斩杀的并不算多,大多伤亡源于自相践踏,但这样的溃败在战场上最为致命。这意味着敌军已彻底丧失战斗意志,也显示出我方的压倒性胜利与士气大振。
当然,对玄甲军而言,士气高低并无影响。这些召唤士兵始终处于巅峰状态,只要苏牧一声令下,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冲锋。因此,所谓士气,在这里并无意义。
萧廷明白玄甲军之勇猛,但此时不宜再深入。敌军仍有七万精锐,其主帅也非庸才。此次出击本为震慑,能取得如此战果已足够。是时候撤退了。
“萧廷,你还是低估了玄甲军,更何况还有你这大宗师在,何须畏惧?继续进攻!”
但萧廷的劝阻并未奏效。苏牧执意再战,即使不能全歼敌方主力,也要令其元气大伤。之前那八万人不过是新兵炮灰,不值一提。溃败时虽造成些许混乱,却无实质影响。
敌将果断,以箭雨阻截溃兵,使其四散逃窜。甚至有人慌不择路冲向玄甲军——结果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萧廷嘴角微动,心知再劝无用。然而职责所在,他仍开口道:“主上,此举不妥。”
苏牧神色凛然,答道:“无需多虑。萧廷,战事你不擅长,听我安排便是。”
萧廷无言以对。既然苏牧坚持,他唯有遵从,尽力护其周全。
说服萧廷后,苏牧稍作调整,率三千玄甲军直扑敌军主力——那五万禁军,正是此战目标。
“将军,敌军杀来了!”
武崇训已然看得分明。
敌将胃口不小,竟想一口吞掉他这五万主力。
绝不可让其如愿!
他心中发狠,深知一旦被对方得手,平叛大军便彻底溃败,更将面临叛军侵入冀州、幽州的危局。若真如此,陛下必将震怒——连区区反贼都剿不灭,留他何用?
武崇训心知肚明,如今皇帝待他客气,全仗父亲的情面。可一旦自己失手,父亲也保不住他。
武家虽忠心,却也并非毫无私心。
何况,皇帝年逾六十。
继位者是谁?那是谁也不敢轻言的敏感话题。
武家必须在这盘棋中稳住阵脚。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不断在洛阳十二卫禁军中安插人手,以增筹码。此役若败,对武家将是沉重一击。他武崇训必须保住这五万中央军,否则一切皆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