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过去不到百年,贾家人就忘了根本,实在可笑!
你李家世代为官,父亲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
自然不懂民间疾苦,更不知你看不上的东西,在百姓眼里何等珍贵。
我宁国府执掌族务,管教子弟天经地义。
老太太尚且不插手,你倒敢多嘴,莫非想被逐出贾府另嫁?
贾玚字字如刀,掷地有声。
这番话震得李纨面色惨白,若非尤氏和秦可卿搀扶,早已瘫软在地。寻常人家女子被休已是奇耻,何况贾府这等勋贵门第。若真被逐出,只怕其父李守中第一个饶不了她。
贾兰突然跪地哀求:二叔息怒!母亲护子心切口不择言,要罚就罚我吧。
兰儿!李纨见状悔恨交加。
哥哥别凶珠大嫂子,惜春拽着贾玚衣角,眨着大眼睛,她待我可好了,兰哥哥常给我带点心。
贾玚本无意严惩,不过是要敲打众人。他谋划的可是诛九族的大事,来日若登大位,贾家众人自当尊享荣华。
届时,贾府众人的龌龊心思必将随着权势增长而愈发膨胀。
贾玚在教导贾蔷等人前,特意先给他们立下规矩。
众人中贾兰年纪最幼,心性尚未定型。
若因李纨的教养方式有所偏颇,将来如何矫正?
况且他身为荣国府嫡子,本就是继承家业的不二人选。
倘若不能率先垂范,荣国府一脉日后何以维系?
珠大嫂子。
今日看在兰哥儿份上,姑且饶你一回。
往后兰哥儿随我读书,你只需照料他的起居。
你们几个回去也将这话转告父母亲眷。
自明日起,辰时来院中听讲,戌时归家,三餐皆在此处用膳。
所有衣物鞋袜均由府中置办,来时不许穿那些不成体统的衣裳。
贾玚对贾蔷等人吩咐道。
贾蔷等人连忙应声。
赵姨娘本欲言语,见李纨泪眼婆娑的模样,终究没敢开口。
你们可都识字?
识得。
经贾玚询问,贾蔷、贾环、贾兰、贾琮、贾茵、贾芝依次禀明识字多寡。
出乎意料,其中贾兰识字最多,约一千二百字。
其余几人最多不过三四百字。
年岁最长的贾蔷识字竟与贾环等人相仿,不禁面露惭色。
怜月。
即日起贾蔷随你学字,待识字有成再熟悉庶务。
贾玚瞥了眼贾蔷,随即吩咐道。
怜月当即领着贾蔷离开东院,倒解了他的窘迫。
毕竟年近二十,若与十岁孩童同堂习字,岂不贻笑大方。
尤大嫂子。
宁国府演武场现今如何?
贾玚继而问道。
开国时,四王八公十二侯等勋贵府邸皆设有演武场。
即便伯爵、子爵、男爵及将军府中亦有简易习武场所。
然宁荣二府数十载未出武将,更无教头指点,演武场早已荒废。
这个......
尤氏闻言,姣好的面容浮现为难之色。
宁国府的演武场荒废多年,杂草丛生,比郊野还要荒凉。
贾玚见状,立即吩咐道:让府里人简单修整一番,先让环哥儿他们能练拳脚就行。
尤氏应声答道。
时辰已近正午,今日先简单些。贾玚环视众人,我教你们一篇文章,回去后抄写百遍,务必背熟。
他朗声诵道:朕念赤子,旰食宵衣......体朕深思。
丫鬟将字帖分发给贾环等五人。尤氏等人听得云里雾里,贾玚却未作解释,只是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谢二哥!
谢二叔!
贾环等人恭敬行礼,跟随长辈离开了东院。院中顿时安静下来,只剩贾玚、惜春、黛玉和几名丫鬟。
二哥哥,黛玉眼中闪着好奇,方才教的是《颁令箴》吗?
妹妹可知此文出处?
五代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所作。黛玉不假思索答道。
贾玚赞叹道,妹妹若是男儿,必是状元之才。
黛玉闻言,俏脸微红。
哥哥,惜春扯着贾玚的衣袖,满眼期待,我也要学武艺。
贾玚轻轻抚了抚惜春的头发,温声道:好,哥哥给你引见一位姐姐,往后你和林姐姐都跟着她习武可好?
惜春顿时笑靥如花。
侯爷。
新月娥迈步走进屋内。
贾玚颔首道:劳烦姐姐过来,是有事相商。
我这二位妹妹久居深闺,身子骨难免娇弱。
若姐姐得闲,不妨教她们些防身之术。
他早有意让惜春习武。既然选择谋取大位,贾府将来必是危机四伏。与其仰仗他人庇护,不如自身有傍身之技。
至于林黛玉,贾玚怜其孤苦,接入宁国府照料。她先天不足,药石难补,唯有勤加锻炼方能强健体魄。
姐姐!
林黛玉与惜春乖巧地上前行礼。
新月娥见她们伶俐可人,心下喜爱,展颜道:好,往后我来教你们功夫。
二女对这个英姿飒爽的姐姐也颇有好感。
三人很快熟络起来,新月娥甚至带着她们去自己房中摸骨相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