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九的晨露还凝在国公府的芭蕉叶上,沈清婉抱着我坐在案前,手里捏着墨先生留下的纸条,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控心之术尚存” 七个字像一根刺,扎在她心上 —— 冰魄珠已被烈阳火焚毁,墨先生还能靠什么控制人心?难道他还有其他未暴露的手段?
青竹端着刚温好的绿豆汤走进来,见她对着纸条出神,轻声说:“夫人,您都一夜没合眼了,喝碗汤解解暑吧。” 沈清婉接过汤碗,目光却落在案上那本《毒经》残卷上 —— 这是之前从墨先生营地搜来的,里面记载着多种控心毒术,其中 “摄魂香” 最为阴毒,只需点燃少许,就能让人在半个时辰内失去神智,且不易被察觉。【娘亲,墨先生会用摄魂香!藏在香料铺!】
我窝在她怀里,小爪子轻轻指向纸条边缘 —— 上面沾着一点淡褐色粉末,正是摄魂香的原料 “迷迭花” 研磨而成。沈清婉立刻让人用银簪挑起粉末,银簪虽未变黑,却散发出淡淡的异香,与《毒经》中描述的摄魂香气味一致。“果然是摄魂香!” 她起身走向舆图,手指在京城的 “香料街” 位置停顿,“墨先生肯定在香料铺藏了大量摄魂香,想在重阳节时用!”
当天上午,沈清婉让人乔装成顾客,去香料街的十几家店铺探查。果然,在一家名为 “凝香阁” 的香料铺里,护卫们发现了密室,里面堆满了装着摄魂香的陶罐,罐口贴着 “重阳特供” 的标签。香料铺老板见事情败露,吓得瘫在地上,哭着招供:“是墨先生让我藏的!他说重阳节那天,会有人来取香,让我配合着往城里的寺庙和茶馆投放!”
沈清婉让人将摄魂香全部没收,又将老板押入天牢。可就在清点香料时,她发现少了三罐摄魂香 —— 老板支支吾吾地说,三天前有个戴斗笠的人取走了,说是要 “用于重阳登高活动”。“登高活动……” 沈清婉心里一沉,重阳节京城有 “登龙山” 的习俗,百姓们会聚集在山上的 “望海亭” 祈福,若是在那里投放摄魂香,后果不堪设想!
她立刻让人去龙山望海亭探查,果然在亭柱的缝隙里,发现了残留的摄魂香粉末,还有几个用来装香的小陶罐。护卫们顺着痕迹追查,在山脚下的破庙里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张龙山地形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望海亭、山道入口等五个投放点,旁边还写着 “九月初九辰时,香起人随”。
“辰时投放!” 沈清婉握紧地形图,“还有三个月时间,咱们得尽快找到破解摄魂香的办法。” 她让人将摄魂香样本送去太医院,让太医们研究解药,同时让人在龙山周边布置眼线,监视可疑人员。
七月中旬,太医院传来消息 —— 太医们研制出了 “醒神散”,只需提前服用,就能抵御摄魂香的影响,且可制成香囊随身携带。沈清婉松了口气,让人大量制作醒神散,分发给京城的百姓和官员,同时在寺庙、茶馆等人员密集处放置醒神香薰,削弱摄魂香的效力。
可平静的日子只过了半个月,七月底的一天,东宫突然传来消息 —— 太子在御花园赏荷时,突然说看到 “黑衣人”,情绪变得狂躁,太医检查后发现,太子是吸入了微量摄魂香,虽未完全失去神智,却产生了幻觉!沈清婉抱着我赶到东宫时,太子还在软榻上发抖,嘴里不停喊着 “别过来”。
我在她怀里,小爪子指向御花园的荷花池 —— 池边的石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香薰炉,里面残留着摄魂香的余味。【娘亲,香薰炉有问题!是新来的园丁放的!】 沈清婉立刻让人去查园丁的身份,果然发现他是墨先生的远房侄子,借着 “应聘园丁” 的名义混入东宫,趁太子赏荷时点燃了摄魂香。园丁见事情败露,想要自杀,却被护卫及时阻止,押入天牢。
从东宫出来,沈清婉让人彻查京城所有应聘的仆役、园丁,又加强了东宫和皇宫的守卫。可就在八月初,天牢里传来消息 —— 之前被抓的香料铺老板突然 “暴毙”,死因是 “突发恶疾”,但他的指甲缝里,却残留着与摄魂香相似的粉末。沈清婉赶到天牢时,尸体已经冰冷,狱卒支支吾吾地说,昨夜有个 “太医院医工” 来给老板送药,之后老板就没了动静。
“又是医工!” 沈清婉握紧拳头,“墨先生在太医院也安了内应!” 她让人去查昨夜值班的医工,发现一个叫 “秦五” 的医工形迹可疑 —— 他负责给天牢犯人送药,昨夜送药后就请假离开,至今未归。护卫们顺着秦五的踪迹追查,在城郊的乱葬岗发现了他的尸体,手里攥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重阳登高,望海亭见,缺一不可”。
“望海亭……” 沈清婉心里一沉,之前龙山地形图上标注的投放点,望海亭正是核心位置。她立刻让人去龙山加强守卫,在望海亭周边布置醒神香薰,又让人在山道上设置关卡,禁止携带可疑香料上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