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刚在金銮殿上坐稳,那股子宿醉加纵欲过度的虚劲儿还没下去,首相商容和亚相比干这两位重量级老臣就“噗通”一声跪下了。那姿势,标准得能当教科书,但配上两人紧锁的眉头和微微发抖的胡须,透着一股子豁出去的悲愤。
商容声音洪亮,带着压抑的怒火:“陛下!天下诸侯的紧急奏章堆得山高,眼巴巴等着您批示!您倒好,两个月了!天天窝在后宫旮旯角里,连大殿的门朝哪开都快忘了吧?这朝纲大事,您是一点都不管啊!” 他喘了口气,矛头直指要害:“陛下!不是老臣多嘴,您身边肯定有小人!有妖精!在迷惑圣听!求您了,醒醒吧!祖宗基业为重啊!别再窝在深宫当甩手掌柜了!再这么下去,人心都散了,队伍没法带了!”
比干赶紧接上,语气更沉痛:“陛下!老臣听说,这天子之位,坐上去那是千斤重担,步步惊心啊!您看看现在,老天爷都不给好脸色了!又是水灾又是旱灾,到处折腾老百姓,这能是没缘由的吗?绝对是咱们施政有失偏颇,失了天心民意啊!陛下!求您擦亮双眼吧!回头是岸还来得及!赶走那些谄媚拍马的小人,远离……呃……某些消耗您精力的事物,打起精神,勤于政务,体恤百姓疾苦!这样老天爷才会重新眷顾大商,咱们才能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永享太平啊!陛下!这些话,您可得往心里去啊!” 说罢,两人头磕在地上,咚一声响,意思很明白:您看着办吧!
纣王一听就烦透了,内心OS:又来?有完没完!睡个懒觉摸个鱼都不行?他强压下打哈欠的冲动,摆出一副“朕心里有数、你们瞎操心啥”的表情,不紧不慢地开口:“两位爱卿啊,你们说的……嗯,道理是有的。”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甩锅大法第一式——报喜不报忧:“朕怎么听说,现在四海之内歌舞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大好形势呢?” 。
甩锅大法第二式——问题最小化:“至于北海那边嘛,确实有几个不长眼的在蹦跶,朕早就派太师闻仲去收拾他们了!闻太师那是什么人?砍瓜切菜一样!那点小麻烦,就跟人身上长个疥疮似的,挠两下就完事了,有啥好担心的?”
甩锅大法第三式——终极奥义“你们就是朕的工具人”:“再说了,朝廷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是有你们两位老成持重的丞相在嘛!你们替朕处理,朕那是一百个放心!效率高着呢,绝对不会把事情耽误了!就算朕天天坐在这大殿上,不也就是听你们汇报汇报,点点头‘嗯,照丞相意思办’就完了?你们何必非得拉着朕在这听你们掰扯,浪费口水呢?”
意思很直白:活儿你们干,锅你们背,功劳朕领,麻烦别烦朕!朕就想回后宫摸鱼!
满朝文武内心万马奔腾:陛下您这甩锅技术真是炉火纯青啊!北海是小麻烦?闻太师在外面拼死拼活!我们累死累活处理政务,您当吉祥物还嫌我们吵?!
就在这君臣之间气氛尴尬到极点,商容比干气得胡子直翘,纣王琢磨着怎么赶紧溜号的时候——
“报——!!!”
大殿门口,午门官(守宫门的)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声音都劈叉了:
“陛下!陛下!宫门外头……来了个神仙!对对对!终南山上下来的!叫什么……云中子!说是炼气的仙人!他说有天大的机密要事,事关重大,不敢擅自闯进来,求陛下您给个准话儿,见还是不见啊?”
纣王眼睛瞬间亮了!内心狂喜:
卧槽!救星来了!这帮老家伙抱着奏本跟催命符似的,正愁没法脱身呢!神仙好啊!神仙妙啊!神仙来了话题跑!跟他们聊天总比看这些头疼的折子强!还能显得朕礼贤下士,尊重高人!堵住这帮老臣的嘴!完美!
“宣!快宣!” 纣王迫不及待地挥手,声音都透着股解脱的轻快。
只见午门缓缓开启,一道身影不疾不徐地踱步而入。那气场,跟周围金碧辉煌却充满俗世喧嚣的皇宫格格不入!
来人正是云中子!
这造型,番茄小说读者一看就得喊“大佬登场”!
头戴青纱一字巾,两条飘带在脑后随风轻舞;额头仿佛镶嵌着日、月、星三光,脑后好像悬着日月双轮光环!一身道袍,料子看着像流动的翡翠,隐约蕴含着阴阳流转的道韵;腰间系着两条丝绦,打了个复杂又玄奥的王母结;脚上蹬的是一双踏云鞋,感觉晚上踩着它能直接上天跟星星打招呼!那脸白得像极品羊脂玉抹了粉,嘴唇红得跟点了顶级朱砂似的。
整个人往那一站:地上的猛虎见了得趴窝!海里蛟龙见了得跪下磕头!
他那双手,仿佛能补上塌掉的天,填平裂开的地!他一心想的,就是帮帝王解决忧患!左手挎着那个神秘的水火花篮,右手拿着拂尘,步履从容,宽袍大袖飘飘然,跟踩着云似的,自带仙气BGM!
他就这么一路走过象征皇权的九龙桥,沿着中央御道,在满朝文武懵逼又敬畏的目光注视下,一直走到了大殿最前端,距离纣王龙椅仅有一道“滴水檐”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