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帝轩辕,功德圆满,与伏羲、神农二皇,同归火云洞,以人族圣皇之名,永镇华夏气运之后,人族,便,正式进入了“五帝”时代。
黄帝,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他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而是选择了一位,德行与能力,都足以承载人族未来的贤者——他的孙子,高阳氏,颛顼。
颛顼帝,是一位,与黄帝,风格截然不同的君主。
如果说,黄帝的功绩,在于“开创”,在于,用战争与创造,为人族,打下了一片,可以安身立命的江山。
那么,颛顼的功绩,则在于“守成”,在于,为这个,刚刚,才从血与火之中,走出来的,崭新的文明,定下,足以,传之后世的,秩序与规矩。
他,所面临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战后世界。
巫妖大战,虽然,早已结束。但,那场,毁天灭地的战争,所带来的,后遗症,却,依旧,深深地,影响着这片,洪荒大地。
最为显着的,便是,那,早已,变得模糊不堪的,“人”与“神”的界限。
在那个时代,因为,不周山的断裂,导致了,天柱受损,天地之间的距离,被,大大地,拉近了。
而巫妖大战,又,使得,无数,上古的大能,陨落。
那些,曾经,被大能们,所占据的洞天福地,如今,都成了无主之地。
这就导致了,一个,极为混乱的局面:
天庭,虽然,名义上,由昊天玉帝执掌,但,百废待兴,神位空悬,根本,无力,去,约束三界。
而大地之上,人族,作为新的天地主角,却,又,因为,与神、仙、妖、巫,混居在一起,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许多,在巫妖大战之中,幸存下来的,小妖,小神,乃至,那些,因,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的号召,而,下山历练的截教弟子,他们,都,生活在人族的疆域之内。
他们,拥有着,凡人,所无法想象的,神通与力量。
一部分,心善的仙神,会,帮助人族,行云布雨,驱逐猛兽,因此,而被,人族,立庙供奉,享受香火。
但,更多的,却是,那些,心术不正之辈。
他们,或,仗着自己的神通,欺压凡人,强占土地,索要血食;或,装神弄鬼,蛊惑人心,让凡人,荒废农桑,终日,只知,向他们,顶礼膜拜,以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术。
更可怕的是,连,人族自己,也,出现了问题。
一部分凡人,通过,祭祀、通灵,乃至,与巫妖二族的通婚,竟也,渐渐地,掌握了,一些,粗浅的,神通与巫术。
他们,不再,敬畏天地,不再,尊崇先祖。
而是,开始,利用自己那,半吊子的力量,去,谋求私利,扰乱纲常。
一时间,整个华夏大地,竟是,呈现出一种,“家家有巫史,人人可通天”的,诡异的,混乱景象。
颛顼帝,看着眼前这,人欲横流,神鬼不分的乱象,他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他知道,长此以往,人族,那,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文明与秩序,必将,毁于一旦!
人,将不再是人。
神,也将,不再是神。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将要,永远地,改变洪荒三界格局的,伟大的,决定。
他,首先,来到了火云洞,向三位圣皇,禀明了自己的想法。
“三位先皇。”颛顼,对着那,三尊,如同雕塑般,镇压着人族气运的身影,深深一拜,“如今,人神混居,仙凡杂处。虽,有截教仙长,护我人族。但,亦有,不法之修,仗神通,而,乱人间法度。更有,凡人,妄图,祭祀鬼神,以求,长生,而,荒废农桑。”
“长此以往,人族,将,失其本心,乱其纲常!孙儿,以为,当,效仿昔日,盘古父神,开天辟地之举。为这,人与神,也,定下,一个,清晰的,界限!”
许久,洞穴的深处,传来了,黄帝轩辕那,充满了赞许的声音。
“好。不愧是,朕,选中的继承人。有此魄力,方能,为人族圣皇。”
“此事,我等,早已,与三清圣人,商议过。此,乃,天道大势,亦是,让人族,真正,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你,便,放手去做吧。我等,会,以,人族气运,为你,加持!”
得到了,三位圣皇的,首肯。
颛顼,再无,后顾之忧。
他,返回了都城,于泰山之巅,筑起了一座,史无前例的,通天祭台!
他,沐浴更衣,斋戒七七四十九日。而后,于一个,日月同辉的吉日,他,身穿人皇衮服,手持轩辕圣剑,一步一步地,登上了祭台之巅!
他,先是,对着那,三十三天外的,三清圣人道场,恭敬三拜。
而后,又,对着那,火云洞的方向,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
最后,他,将轩辕剑,指向了苍天,用,自己那,人皇的无上权柄,向着,整个洪荒世界,发出了,他,最为,庄严的,宣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