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集团总部会议室的落地窗外,南城的晨光正穿透薄雾,却照不进室内凝滞的空气。长桌两侧坐满了人,陆氏项目组的核心成员身着统一的深色西装,胸前的工牌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唯有沈知意一身米白色职业装,显得格外突兀 —— 像一片误入墨色画布的羽毛,轻盈,却也孤立无援。
“星湖湾项目启动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话音刚落,坐在陆寒舟左手边的赵经理便率先拿起桌上的资料,指尖在 “栖意工作室” 的落款上重重划了一下,语气带着不加掩饰的审视,“沈总,在聊具体方案前,我想先确认一下 —— 您的工作室成立五年,之前承接的最大项目金额不超过五百万,这次直接接手星湖湾近三亿的家居定制订单,请问您有足够的产能和技术储备支撑吗?”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陆氏项目组的成员们纷纷抬眼,目光里带着质疑与轻视,有人甚至拿出手机,悄悄搜索 “栖意工作室” 的过往案例,嘴角勾起若有若无的嘲讽。
沈知意放在桌下的手悄悄攥紧,指尖掐进掌心 —— 她早料到会有质疑,却没想到赵经理会如此直白地攻击她的资历。她深吸一口气,拿起面前的项目计划书,翻到 “产能规划” 页,声音平稳却清晰:“赵经理,栖意虽然之前承接的项目规模较小,但近半年已完成产能升级 —— 我们新增了三条自动化生产线,引入了德国进口的切割设备,目前月产能可达 500 套定制家具,完全能满足星湖湾项目的分批次交付需求。至于技术储备,我们团队有 8 名十年以上经验的设计师,其中 3 人曾参与过国内顶级豪宅项目的设计,星湖湾的方案也经过了 3 轮第三方技术评审,您手里的资料第 17 页有详细记录。”
她的话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可赵经理却像是没听见一样,随手翻了翻资料,便将其扔在桌上,发出 “啪” 的一声轻响,引来更多目光聚焦:“沈总,数据谁都会编,第三方评审也能找关系搞定。我们更关心的是,您到底凭什么拿到这个项目?是因为您和陆总的‘特殊关系’,还是真的靠实力?”
“特殊关系” 四个字,赵经理咬得格外重,像是在刻意强调什么。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沈知意和主位的陆寒舟之间来回扫视,空气里弥漫着八卦与挑衅的味道。
沈知意的脸颊瞬间涨红,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愤怒。她没想到,在如此正式的项目会议上,赵经理会用这种低俗的方式质疑她的专业能力,甚至把她的努力贬低为 “靠关系”。她抬起头,直视着赵经理的眼睛,语气里多了几分锐利:“赵经理,我想您可能没仔细看招标资料。星湖湾项目共有 12 家公司竞标,栖意的方案在‘设计创新性’‘环保标准’‘成本控制’三项核心指标上均为第一,综合得分 92 分,比第二名高出 8 分,这些数据都记录在陆氏集团的招标档案里,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如果您认为这也是‘靠关系’,那是不是在质疑陆氏的招标流程不公正?”
她的话直接将了赵经理一军 —— 质疑她 “靠关系”,就等于质疑陆氏的招标公正性,而赵经理作为陆氏的老员工,显然不敢承担这个罪名。
赵经理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找不到理由,只能悻悻地哼了一声,转过头不再说话。可会议室里的气氛并没有缓和,陆氏项目组的成员们依旧低着头交头接耳,有人甚至对着沈知意的方案图指指点点,眼神里的轻视丝毫未减。
沈知意心里清楚,赵经理的质疑只是一个开始。陆氏项目组的成员大多是跟着陆寒舟打拼多年的老员工,对 “空降” 的她本就充满戒心,再加上她和陆寒舟的特殊关系,他们更是把她当成了 “靠男人上位的花瓶”,根本不认可她的专业能力。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委屈,继续介绍方案:“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讲解星湖湾儿童房的落地细节。我们设计的‘月亮船储物床’,采用的是进口桦木,经过 7 道干燥处理,含水率控制在 8%-12% 之间,符合北方冬季供暖后的木材稳定性要求;床体的圆弧边缘做了 3mm 的倒圆处理,避免儿童磕碰受伤;储物格的承重测试达到每格 50kg,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她一边说,一边调出 PPT 里的测试视频和材质报告,画面里清晰地展示着木材的干燥过程、边缘的倒圆处理、储物格的承重实验,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可即便如此,陆氏项目组的成员们依旧反应冷淡,有人低头玩手机,有人假装记笔记,只有少数几个人认真听着,却也没提出任何有价值的问题。
坐在主位的陆寒舟,自始至终没有说话。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在沈知意和项目组成员之间来回移动,眼底深处藏着复杂的情绪 —— 他知道项目组对沈知意的质疑,甚至知道赵经理背后有人撑腰(昨晚林森汇报,赵经理最近和他叔父走得很近),但他没有立刻维护沈知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