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片引发的网络热潮,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业内激起了远超杜仲基预料的涟漪。然而,当热度从虚拟网络转向实实在在的商业谈判桌时,杜仲基面临的,却是一个冰冷而现实的局面。
杜氏传媒的会议室里,气氛与剪辑室的热火朝天截然不同。长桌的一侧,坐着杜仲基和他的核心制片人、商务负责人。另一侧,则是国内三大主流视频平台——星耀视频、极光TV、奇异果平台的采购负责人。他们代表着渠道,掌握着生杀大权。
谈判伊始,杜仲基团队信心满满。他们播放了精心制作的预告片和部分高能片段集锦。果然,几位平台方代表看得笑声不断,频频点头,对内容本身给予了高度肯定。
星耀视频的王总率先开口,笑容可掬:“杜导,片子确实有意思,颠覆性强,笑点密集。邓潮、陆晗、陈贺这组合,反差感十足,预告片的舆情数据我们也看到了,非常亮眼。”
极光TV的李总接过话头:“内容创新度没得说,真实感是最大卖点。现在观众就吃这一套。”
听到这里,杜仲基团队心中稍定。然而,赞美之后,话锋随即转向。
奇异果平台的张总,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变得务实甚至略带苛刻:“但是,杜导,恕我直言。你们这个节目,有几个硬伤。第一,制作成本肉眼可见的低,画质、场景,跟动辄千万上亿投入的S+级项目没法比。第二,模式太新,风险极高,没有经过市场验证。观众会不会对明星长期‘受苦’产生审美疲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三位嘉宾,邓潮近期作品乏力,陆晗面临转型阵痛,陈贺更是沉寂已久。他们的商业号召力,需要打一个问号。”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精准地泼在了杜仲基团队的兴奋之火上。对方说的,正是他们最心虚的短板。
紧接着,便是赤裸裸的压价。
王总:“基于以上风险,我们星耀视频,最多能给到单集50万的独家采购价。” (注:同期S+综艺单集版权费通常在数百万甚至千万级别)
李总:“我们极光TV可以给到单集60万,但要求享有优先续约权和部分衍生开发权。”
张总更狠:“奇异果可以出到单集80万,但要求签对赌协议——点击率、口碑值达不到约定标准,版权费需按比例扣减,甚至部分返还。”
“白菜价!” 杜仲基身边的商务负责人差点脱口而出,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这个价格,别说盈利,连覆盖掉前期极其拮据的制作成本和后期精良的剪辑费用都勉强,更别提给团队发奖金了。这完全是将他们当成“廉价实验品”来收割。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和压抑。平台方代表们好整以暇地喝着茶,他们吃准了杜仲基没有太多选择。一个新成立的制作公司,一个过于前卫的项目,除了接受他们的条件,似乎别无他路。
杜仲基一直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没有被对方的强势和压价激怒,反而异常冷静。他深知,对方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们低估了这个节目真正的核心价值——内容本身的颠覆性和情感穿透力,以及其背后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讨论。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位平台方代表,缓缓开口,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感谢各位的坦诚。风险,我们承认。但价值,需要重新评估。”
“诸位看到的只是制作成本的低廉,却没看到我们为了‘真实’付出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代价和诚意。你们评估的是明星过往的商业数据,却忽略了这档节目可能为他们个人形象和商业价值带来的颠覆性重塑。”
“50万、60万、80万……这个价格,是对我们团队智慧和心血的低估,也是对这个节目未来潜力的误判。”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案:
“既然诸位对风险如此担忧,那好,我们换一种合作方式。”
“我不要诸位的保底高价。我只要一个公平的价值体现机会。”
“我提议,我们采用 ‘基础版权费+流量/口碑阶梯分成’ 的模式。基础版权费,我可以接受一个更低的‘白菜价’,低到足以覆盖诸位所说的‘风险’——比如,单集30万。”
“但是!”杜仲基加重语气,“节目上线后,基于有效的播放量、会员拉新数、社交平台热搜及口碑评分,设立明确的阶梯目标。每达到一个目标,平台方需支付相应的高额分成。上不封顶。”
“同时,我必须保留全部的衍生开发权和第二轮播映权。”
这个方案,如同一记奇招,让三位平台方代表愣住了。这意味着,平台前期投入极低,风险可控。但如果节目爆了,他们将需要支付远超现在报价的巨额分成。这相当于杜仲基在用节目未来的巨大潜力做赌注,来换取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和对自己内容的绝对自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