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文脚上力度给的很稳,一点点将自行车速度提上来。
没办法,有昨天将车链蹬掉的经验,他可不想在这人来人往的大路上安装自行车链条,那可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显眼包。
本来骑自行车在路上驰骋是件很拉风的事,别到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今天他穿着极为讲究,算是把压箱底的衣服捯饬了出来。
手腕戴着一支上海牌全钢手表,上身一件白衬衫,胸口处别着钢笔,袖子卷在大臂下方,结实的肌肉线条若隐若现。
下身一条黑色长裤,脚下皮鞋一尘不染,配上一米七八的身高,浓眉大眼、平平无奇的长相,无疑是街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引得不少姑娘频频回头,就连婶子大娘见了也忍不住多看两眼。
毕竟,欣赏美的事物是一种享受,尤其在这个不管物质还是精神都极度匮乏的年代。
王耀文却没心情关注街边不时投来的目光,他的注意力都分散在脚下,生怕老胡医生这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车子,关键时候给自己“掉链子”。
进入东城区汽车站,王耀文这才长舒一口气。
平时还好,遇见关键事,骑这样一自行车也太特么吓人了。
以后还是跟保卫科陈宝军借自行车吧,他那自行车看起来更新一点。
王耀文一拍脑门,还借个屁,趁着现在买自行车还不需要票,自己买一辆得了。
要知道在票据时代来临之前,像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这些家庭大件是最先投入使用票据的。
如果手头有富余,缝纫机也可以买一台。
至于收音机就别想了,那玩意不用上架就被百货商店内部人士排着队定走了,普通大众想买,估计得六十年代初。
王耀文找地将自行车停好上锁,见从昌平方向来的班车还没抵达,便到旁边商店买了瓶北冰洋汽水。
一毛一瓶的价格对得起它国宴指定饮品?的称号。
当然了,退瓶的话还能退回来一分钱。
北冰洋汽水的前身是北平制冰厂,这两年才转型生产汽水,同时也标志着四九城规模化汽水生产的开端?。
这款汽水上市后迅速风靡,成为四九城夏季的标志性饮品?!
风靡程度和后来的“的确良衬衫”,“喇叭裤”,“蛤蟆镜”有一拼。
可能这么说还是有人不理解,不过大家可以理解认为当时的一件的确良衬衫,相当于现在的一条雅克梵宝项链!
没喝过北冰洋,那还配说自己是四九城的年轻人嘛。
咕嘟咕嘟,仅两口,一瓶北冰洋下肚。
王耀文打了个嗝,将瓶子递了回去。
汽车站商店售卖员没少卖北冰洋汽水,可哪个不是跟喝琼浆玉露一样小口小口的喝,王耀文这样牛饮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小同志,再来一瓶?”
“不,来两瓶。”
王耀文眼见从昌平方向来的班车进站,朝售卖员催促着,“麻烦快点,我接的人到了。”
留下三毛钱,王耀文拎着两瓶汽水朝班车走去。
站在班车旁,每个下车的乘客都会情不自禁往他的方向瞟上两眼。
无他,这小伙子往那一站,着实扎眼。
相貌端庄俊朗、身姿挺拔如松,隐约间还透露出一股子书卷气。
一身行头更是价值不菲,不过大伙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就该这么穿,所谓好马配好鞍不过如此。
车上的秦淮茹经过李媒婆的指引,同样将目光落在车下的王耀文身上。
从秦淮茹的方向望去,阳光正好照在王耀文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一层光晕,此时此刻他站在那里,是那样的耀眼。
一时间秦淮茹忘了下车,透过车窗竟看痴了。
一大早李媒婆便坐车赶到秦家庄,进门一个劲向秦大山夫妇赔不是。
原来之前为秦淮茹介绍的那户人家底细没打探清楚,特地过来赔礼道歉。
在李媒婆嘴里上进好学的贾东旭成了好吃懒做的妈宝男,勤俭持家的贾张氏也成了好逸恶劳的街道泼妇。
媒婆吃的就是嘴皮子上这碗饭,黑的能给说成白的,相反白的也能让她描黑。
见风使舵的本事在李媒婆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有王耀文十二块钱外加一包点心打底,李媒婆想不使劲都不能。
不过这可吓坏了秦大山夫妇。
他家闺女心气高,一心想嫁到城里,虽说闺女长相在十里八村出了名的俊俏,可想嫁到城里又岂是那么容易。
听到李媒婆的话,两口子惊出一身冷汗,虽然他们家穷,可也不会把闺女往火坑里推。
秦淮茹自己也清楚,想嫁到城里基本就和曾经憧憬的爱情无缘了。
她已经不在乎对方长得高大威猛,只要看得过眼、能挣钱养家就成。
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期盼已久的相亲对象在李媒婆嘴里竟如此不堪。
做事唯唯诺诺、眼高手低,进厂两年还只是个学徒工,身材矮小不说,还是个妈宝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