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墙壁透过单薄的衣衫传来寒意,却远不及林薇心头的万分之一。那道纯粹审视、视万物为刍狗的目光,仿佛依旧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带来战栗后的虚脱与前所未有的警醒。
夜玄的本质,远比她想象的更加……超乎常理。所谓的“治愈”,在如此冰冷的存在面前,更像是一个荒谬的笑话。这非但没有打消她的念头,反而像一盆冰水,彻底浇熄了她最后一丝侥幸,让反抗的意志如同被淬炼的寒铁,更加坚硬。
她盘膝坐直,深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惧无用,唯有力量和理解,才能撕破迷障。
首先,是消化这次“主动连接”的收获。
她内视丹田,那滴经过规则回响强化的“归墟弱水”静静悬浮在“墟核”旁,色泽幽暗,气息内敛,其稳固性和蕴含的“终结”意蕴,确实提升了不止一筹。对“墟核”的掌控度提升虽微乎其微,却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质变,证明这条路可行。
而治愈进度那0.7%的提升,更是明确指向——系统判定“治愈”的标准,与她对夜玄力量本源的理解和契合度,密切相关!这绝非简单的“爱”能解释。
“必须更系统地了解他,了解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了解‘墟’的本质。”林薇目光锐利,“被动等待信息太过缓慢,且容易被系统误导。”
她的视线,落在了屋内一角,那里堆放着刘管事之前留下的一些基础典籍和杂物。其中,就有几枚记载着宗门势力分布、奇物志、基础功法概述的常见玉简。以前她只是粗略浏览,现在,她需要从中挖掘出更深层的信息。
同时,她想到了刘管事离开前赋予她的“整理文书”的权限。那不仅仅是杂役工作,更是一个绝佳的信息来源!执法殿的文书,哪怕只是边角料,也可能涉及这个世界运行的真实规则和各种秘辛。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日子,林薇的生活形成了新的规律。
每日固定时辰,她会进行两次“主动叩问”,但极其谨慎地控制着意念的强度和“归墟弱水”的规模,力求只引发最微弱的规则回响,用于锤炼自身力量和理解规则,一旦感觉连接有稳固或扩大的趋势,立刻强行切断,绝不给那道冰冷目光再次降临的机会。
这个过程如同走钢丝,精神损耗极大,但效果显着。她对“归墟弱水”的掌控日渐纯熟,“墟核”的旋转也越发稳定。治愈进度在这种“合规”的修炼下,缓慢而坚定地向上爬升着,从-93.3%慢慢变为-93.0%,-92.7%……
而更多的时间,她投入到了浩瀚的文书工作和典籍阅读中。
她首先重新仔细阅读那些基础玉简。这一次,她不再只看表面描述,而是结合自身对“墟”力量的感受,去寻找其中的隐喻、矛盾与空白。
例如,在一本《天地能量综述》的玉简中,普遍认为天地灵气是修行根基,但也含糊提及了一些“异种能量”,如“幽冥死气”、“九幽魔元”,描述它们暴戾、侵蚀、难以驾驭。而关于“墟”,记载极少,只在一段古老的传说中提及,说是“世界终结之地,万法归寂之渊”,被视为不详和禁忌。
这与她体内“墟核”的感受,以及夜玄那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黑暗,隐隐对应。
“所以,夜玄的力量,在主流认知中属于‘异种’、‘禁忌’。”林薇若有所思,“那么,系统的‘治愈’,是要将他从这种‘禁忌’状态,‘矫正’回所谓的‘正常’吗?还是……另有所图?”
带着更多的疑问,她将重心放在了执法殿的文书上。
刘管事分配给她的,确实是些繁琐低级的活计——整理过往案件的卷宗摘要(仅限于不涉及核心机密的部分)、抄录物资调配清单、归类各地呈报的异常事件简报(同样经过筛选)。
这些文书枯燥乏味,字里行间却隐藏着这个庞大势力运作的脉络,以及……世界崩塌的细微征兆。
她看到一份来自某个边缘附庸宗门的求救简报,提及“地脉灵气无故枯竭,灵植大面积枯萎,疑似魔物窃取”。简报处理意见是“已派外门弟子巡查,未见高阶魔物,定性为自然枯竭期,不予支援。”
她看到一份物资清单,上面罗列了大量用于构建“稳固阵基”的材料,调配目的地是几个已知的空间薄弱点。
她还看到一份陈旧卷宗的摘要,记录了一次内部叛乱,叛乱者最终被镇压,但其首领在最后关头怒吼:“尔等维护的不过是摇摇欲坠的囚笼!终焉将至,唯有拥抱‘墟’之真意,方能超脱!” 这句被记录下来的狂言,与主流认知格格不入,却让林薇心头一跳。
这些信息碎片,如同散落的拼图。林薇不动声色,利用【记忆宫殿】能力,将它们分门别类,仔细归档,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
世界崩塌,并非一朝一夕。它体现在灵脉的莫名枯竭、频发的空间裂隙、滋生的低阶魔物,以及……各种背离主流认知的“异端”思想的悄然出现。而执法殿乃至夜玄麾下的势力,似乎在做的就是“维稳”——修补裂隙,镇压异动,清除“异端”,维持现有的秩序,哪怕这个世界已然千疮百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