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贞儿恍然大悟,说道:“太后娘娘英明,奴婢受教了。日后定会多思考其中的门道。”
孙太后又说道:“还有那些大臣们,今日宫宴上,他们看似与后宫之人并无过多交集,可暗中的眼神交流却不少。比如,礼部侍郎与周淑妃的兄长,两人看似不经意地对视了几次。这背后说不定就有什么谋划。你在宫中,要学会留意这些细微之处。”
万贞儿用心记下,说道:“太后娘娘,奴婢记住了。只是这宫廷复杂如此,奴婢有时觉得如履薄冰。”
孙太后微微一笑,安慰道:“莫怕,有哀家教导你。只要你谨守本分,用心学习,定能在这宫中站稳脚跟。就像这宫宴上菜的顺序,看似平常,实则也遵循着严格的规矩。头道菜必定是寓意吉祥的菜品,先呈给皇上和太后,之后再按品级依次上菜。若有丝毫差错,便是对皇家的不敬。”
万贞儿点头应道:“太后娘娘,这上菜规矩奴婢已知晓,定不会出错。”
孙太后接着说道:“除了这些,与人交谈时的言辞也至关重要。言辞得当,能化干戈为玉帛;言辞不当,则可能招来祸端。前几日,新晋的一位小宫女,因在与其他宫女闲聊时,口无遮拦,说了几句对某位宫妃不敬的话,结果被有心人听到,传到了那位宫妃耳中。那宫妃岂会善罢甘休,当下便杖责了那小宫女二十板子。所以,你在宫中,切记谨言慎行。”
万贞儿听得心中一惊,说道:“太后娘娘教训得是,奴婢以后定不会乱说话。”
孙太后端坐在凤椅上,目光凝视着跪在地上的万贞儿,眼中流露出一丝满意之色。她缓声道:“贞儿啊,哀家之所以如此用心地调教你,是因为哀家看中了你那过人的聪慧和机灵劲儿,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这深宫内院,如同一座不见硝烟的战场,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而咱们女子,若想在这宫中站稳脚跟,不被他人欺凌践踏,就必须要有一技傍身。”
万贞儿低着头,静静地聆听着孙太后的教诲,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孙太后对自己的器重,也明白在这充满勾心斗角的宫廷之中,能得到太后的青睐是多么的不易。
孙太后继续说道:“你如今跟在哀家身边,要虚心学习,将哀家所传授的一切都铭记于心。只要你肯努力,将来必定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万贞儿闻言,连忙叩头谢恩,声音略微有些哽咽:“太后娘娘的大恩大德,奴婢没齿难忘。奴婢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娘娘的一片苦心。”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太后从宫廷宴会的各项流程,到与不同身份之人相处的言辞技巧,再到如何在暗流涌动的宫廷斗争中明哲保身,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万贞儿。万贞儿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她深知这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契机。每天,她都全神贯注地聆听孙太后的教诲,用心去体会每一个细节,努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在宫廷中生存的能力。
在一次宫中举办的赏花宴后,孙太后带着万贞儿漫步在御花园中。孙太后指着园中的繁花,说道:“贞儿,你看这御花园中的花,争奇斗艳。这宫廷又何尝不像这花园,众人皆想绽放光彩,却又相互竞争。就说今日赏花宴上,各位宫妃竞相展示自己所培育的奇花,表面上是为了给皇上和太后助兴,实则也是在暗暗较劲。你若处在她们的位置,该如何做?”
万贞儿思索片刻,说道:“太后娘娘,奴婢若处在她们的位置,不会一味地追求奇花异草来争风头。而是会另辟蹊径,比如在花的寓意上做文章,赋予其对皇上和太后的美好祝福,既展示了心意,又不会显得过于张扬。”
孙太后微笑着点头:“嗯,你这想法倒是新颖。宫廷之中,行事不可过于锋芒毕露,亦不可毫无亮点。懂得拿捏分寸,才是长久之道。”孙太后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一朵娇艳的牡丹上,思绪似乎飘回了往昔,“哀家年轻时,也同她们一般,在这宫中争过、斗过。深知其中的艰难险阻。”
万贞儿恭敬地问道:“太后娘娘,您当年定是聪慧过人,才能在这复杂的宫廷中脱颖而出,还请娘娘给奴婢讲讲当年之事,也好让奴婢多些见识。”
孙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当年,宫中举办一场诗词雅会,各宫妃嫔都想借此机会在皇上跟前露脸。有位颇受宠爱的刘妃,自恃才情出众,早早便准备好了一篇华丽的诗词。哀家那时位份不高,深知正面相争难有胜算。于是,哀家便从诗词的立意入手,没有堆砌华丽辞藻,而是以皇上心系天下苍生为主题,写了一首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诗词。”
万贞儿眼睛一亮,说道:“太后娘娘这一招实在高明,皇上心怀天下,娘娘此举定是深得皇上心意。”
孙太后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果然,雅会之上,刘妃的诗词虽文采斐然,却少了几分真情实意。而哀家的诗词,让皇上看到了哀家对他的理解与支持。自那以后,皇上对哀家便多了几分关注。这便是在宫廷中,懂得审时度势、另辟蹊径的重要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