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绿竹匆匆转身离去,脚步显得有些匆忙,显然是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她要尽快将万贞儿的计划付诸行动,希望能够阻止谣言的进一步扩散。
万贞儿看着窗外,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尽快平息这场风波,保护好朱见深和太后。在这场权力与阴谋交织的斗争中,她深知自己和朱见深、太后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但她依然坚定地站在他们身边,不愿放弃一丝希望。
孙太后听闻那些诋毁自己的谣言后,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她端坐在慈宁宫的凤椅上,胸口剧烈起伏,双眼满是怒火与愤懑。
“这群小人,竟敢如此污蔑哀家!”孙太后怒不可遏地拍着桌子,桌上的茶盏都跟着震动起来。
万贞儿赶忙上前,轻轻扶住孙太后的手臂,满脸关切地说道:“太后息怒,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这些谣言一看就是无稽之谈,定是有人故意抹黑您。”
孙太后长叹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说道:“贞儿啊,哀家一心为了大明江山,为了见深这孩子,没想到却遭人如此恶意中伤。如今这宫里宫外,不知有多少人在听信这些谣言,怕是连皇上也对哀家起了疑心。”
万贞儿心中一阵难过,轻声安慰道:“太后,您的苦心大家都看在眼里。皇上他一时被蒙蔽,等真相大白,定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只是如今这局势,对小皇子和您都极为不利,咱们得想办法应对才是。”
孙太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疲惫,说道:“哀家明白。只是没想到,为了这太子之位,竟有人如此不择手段。现在看来,哀家和见深,真成了孤零零的爷孙俩了,身边能信任的人都不多了。”
就在这时,孙太后身旁的老太监李德迈着小碎步,恭恭敬敬地走到了孙太后跟前。他微微躬身,轻声说道:“太后,老奴跟随着您这么多年,对您的品性和为人那可是再了解不过了。这谣言肯定是有人蓄意编造的,其目的就是要抹黑您的名声啊!太后您可千万不要因此而气馁啊!”
孙太后听了李德的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她叹了口气,说道:“唉,李德啊,你说得没错。只是如今这局势实在是太过复杂了,咱们行事必须得小心谨慎才行。你去想办法暗中联络一下那几位我信得过的旧部,让他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打草惊蛇,以免被人察觉。”
“是,太后。老奴这就去办。”李德领命后,匆匆离去。
李德出宫后,径直前往一位在宫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徐有贞的府邸。徐有贞历经几朝,在朝中威望极高,且一直对孙太后忠心耿耿。
到了徐府,李德被家丁引入客厅等候。不多时,徐有贞从内堂走了出来。
“李公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徐有贞见李德神色匆匆,便知定有要事。
李德赶忙行礼,说道:“徐大人,此次老奴前来,是奉太后之命。如今宫中局势复杂,太后被人恶意造谣,太子之位也岌岌可危。太后希望大人能出面,联合朝中正直之士,一同阻止皇上废太子的决定。”
徐有贞眉头紧皱,说道:“竟有此事?太后一心为公,却遭此污蔑,实在可恶。李公公放心,老夫定会竭尽全力,联合朝中旧部,为太后和太子讨回公道。”
“那就有劳大人了。此事十万火急,还望大人尽快行动。”李德焦急地说道。
“李公公放心,老夫这就着手安排。”徐有贞说道。
李德回宫后,将徐有贞的话转告给孙太后。孙太后听后,心中稍感宽慰。
“有徐爱卿出面,哀家便多了几分胜算。只是,咱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孙太后说道。
万贞儿一脸凝重地对太后说道:“太后,徐大人德高望重,在朝中颇有威望,他若是出面联合旧部,必定能够在朝堂之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然而,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杭氏等人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定然不会坐视不管,必定会有所动作。所以,咱们还需小心提防,以免被他们钻了空子。”
孙太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万贞儿的看法,她沉凝片刻后,缓缓说道:“嗯,贞儿所言极是。如今形势严峻,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你平日里要多留意宫中的动静,若有任何风吹草动,务必立刻告知哀家。”
万贞儿连忙应道:“是,太后,臣妾定当谨遵太后懿旨,绝不会有丝毫懈怠。”
孙太后转头看向李德,吩咐道:“李德,你继续与徐爱卿等人保持密切联络,随时将情况向哀家禀报。”
李德躬身施礼,答道:“是,太后,奴才遵命。”
此时的慈宁宫,气氛异常凝重,却又隐隐透露出一股坚定的决心。孙太后、万贞儿和李德三人,各自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深知这场较量的艰难与凶险,但为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为了大明的未来,他们义无反顾,决心全力以赴,绝不退缩半步。
徐有贞领命后,深知此事刻不容缓。他立刻着手联络朝中旧部,这些大臣们大多对孙太后忠心耿耿,且深知废立太子一事关乎国本,绝不能轻易妥协。徐有贞先是亲自拜访了几位与自己交情深厚且在朝中颇具影响力的大臣,将太后的意思转达,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