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再次洒满沈家小院,却带来了与往日不同的忙碌。昨夜的茶香与深谈似乎还萦绕在空气中,但今天,我们需要将那些知识的重量,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蓝图。
早饭桌上,气氛比往常更加热烈。连招娣都感受到了大人们的郑重,安静地小口喝着粥,大眼睛却在我们之间好奇地转来转去。
我放下碗筷,将连夜整理好的产品规划初稿拿到桌上。“外公,外婆,小姨,青舟,”我环视他们,“我们接下来,需要把我们星火农园的‘产品’定下来。”
“产品?”外公微微挑眉,对这个商业词汇还不太习惯。
“就是咱们打算种出来、卖出去的东西。”小姨在一旁帮忙解释,她显然比我更懂得如何用大家能理解的话沟通。
“对。”我展开规划图,上面是我手绘的两条清晰的脉络,“我初步设想,我们将主打两大核心产品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图上。
“第一条线,是‘星火精选’。”我的手指划过第一条脉络,下面分支着果蔬的简笔画,“主打高端、新鲜的精品果蔬。我们的‘翡翠玉’水果黄瓜,就是这一系列的第一个产品。未来,还可以加入口感极佳的小番茄、水果玉米等。核心是‘稀有’和‘极致口感’。”
外婆凑近看了看,点点头:“这黄瓜,确实担得起‘精选’二字。”
“第二条线,”我的手指移向另一条脉络,那里画着各式各样的酱菜坛子,“是‘外婆的秘藏’酱菜系列。”
外婆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点自豪。
“外婆的手艺,是咱们家独有的宝贝,是时间的味道,也是记忆的味道。”我看向外婆,语气恳切,“我们不能让它只留在自家的饭桌上。‘外婆的秘藏’,就是要将这份独一无二的味道,分享给更多人。”
堂屋里安静了几秒。外公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认可。小姨已经兴奋起来:“这个好!妈做的酱菜,吃过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顾青舟也微笑着点头:“差异化竞争。精品果蔬或许还有人模仿,但‘外婆的秘藏’背后的故事和独特配方,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得到大家的初步认同,我继续阐述我的核心策略:“在起步阶段,我建议我们采取‘少而精,品质为王’的策略。不求种类繁多,但求每一个产品,都能成为同类中的佼佼者,能让人一口记住,念念不忘。”
“少而精……”外公沉吟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点,“意思是,咱们先不贪多,集中精力把一两样东西做到最好?”
“正是如此,外公。”我肯定道,“我们的资源有限,人力、物力、精力都有限。如果一开始就铺得太开,很容易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精。我们必须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出我们的‘拳头产品’。”
我进一步解释:“比如‘星火精选’,今年下半年,我们就集中全力攻克‘翡翠玉’水果黄瓜。从育苗、栽培、水肥管理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等它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头,积累了经验和资金,我们再考虑增加新的品种。”
“那我的酱菜呢?”外婆忍不住问道,她显然对这条属于她的产品线充满了期待。
“外婆的‘秘藏’系列也一样。”我笑着回答,“我们不需要一下子推出十几种酱菜。我们可以先选出您最拿手、最具特色、也最受欢迎的两三种,比如您做的酱黄瓜、辣萝卜干,还有那个秘制的牛肉酱,作为首发阵容。把它们的口感、风味稳定下来,设计好包装,先推向市场试水。”
“我赞同星澜的策略。”顾青舟从技术角度补充,“聚焦单一或少数几个品种,更有利于我们进行精细化管理,积累数据,优化流程,确保品质的稳定性。摊子铺得太大,反而容易失控。”
小姨也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在厂里也看多了,一开始就想搞大而全的,往往死得最快。咱们小门小户,就得一步步来。”
外公最终拍板:“行!那就这么定。黄瓜地我亲自盯着,务必把‘翡翠玉’种出最好的成色。老婆子,你的酱菜,也得拿出看家本领来。”
战略方向既定,接下来的讨论就更加具体。我们决定,将最好的那块向阳、排水好的地块划为“星火精选”专属试验田。后院靠东的那间宽敞、通风好的杂物间,正式改造为“外婆的秘藏”酱菜工坊。
“起名字挺好听。”外婆脸上带着笑,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她的坛坛罐罐该怎么摆放了。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响和女孩们的说笑声。
“妈!我们回来啦!”随着话音,两个身影背着书包走进了院子。
是小姨的两个女儿,我的两个表妹——沈月瑶和沈星瑶。她们在县里上中学,通常住校,周末才回家。显然,是小姨昨晚把她们叫回来的,为了让全家人都参与到这个重要的家庭决策中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