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与弗兰克爵士、克莱尔交头接耳,低声商议片刻后,突然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喊道:“准备就绪,揭幕!”
我的掌心早已沁出薄汗,紧紧攥住蓝色防水布的边缘,与科斯金宁交换了一个坚定的眼神。随着我们同时发力一扯,布料如流云般滑落,2007赛季的座驾终于褪去神秘面纱,在众人面前展露真容。
刹那间,围场里快门声如同密集的鼓点,此起彼伏。
记者们举着长枪短炮,镜头对准赛车的每一处精妙设计:前翼那复杂交错的空气动力学结构,仿佛展开的机械羽翼;连接部件的精巧构造,透着精密工艺的美感;侧箱上的散热烟囱,冷峻地彰显着科技力量。
看着眼前这台线条流畅、充满未来感的赛车,恍若一艘即将驶向星际的“太空飞船”,我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
指尖轻轻抚过车身冰凉的碳纤维材质,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敬畏涌上心头——能驾驭如此凝聚顶尖智慧的赛车,是多少车手梦寐以求的荣耀,而我竟如此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我和科斯金宁开始了拍摄环节。
先是各自坐在赛车车轮上,将头盔稳稳抱在胸前,目光专注地看向镜头,让相机定格下与爱车的第一张合影。
随后,我起身走向他的16号赛车,两人并肩而立,他有力的手臂环住我的肩膀,我也默契地将手搭在他后背,另一只手高举头盔,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这一刻,仿佛我们不再只是队友,而是即将并肩征战沙场的战友。最后,我们把头盔交给工作人员,恭敬地站在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两侧。
老爷子坐在轮椅上,眼神里满是欣慰与期待,我们与威廉姆斯FW29赛车一同入镜,为新车发布画上圆满句号。
此时的媒体记者们早已收获满满,眼神中透着期待,等待着从我们口中挖掘更多故事。
“我是BBC体育的凯瑟琳?西蒙斯,张骋,请问……”
一位红发飞扬的英国记者手持话筒,微笑着看向我。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英国电视台的镜头,背后的车队成员正有条不紊地将赛车推回车库,远处本田二队超级亚久里的工作人员也在紧张筹备着他们的新车发布。
冬季测试明日就将拉开帷幕,围场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兴奋的氛围,许多车队都选择在今天展示新赛季的战车。
凯瑟琳的提问直击重点:“你是即将在两个月后澳大利亚站迎来首秀的新秀车手之一,同时还是中国的首位F1车手。对此,你有什么想和我们分享的吗?”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有些发颤的声音平稳下来:“首先,我要向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迈克尔?科罗内,还有整个威廉姆斯车队,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我今年才18岁,从GP2 亚洲系列赛到F1,跨度巨大,他们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是对我莫大的信任,也是一场冒险。我只有拼尽全力,在赛场上拿出好成绩,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
说到这里,我顿了顿,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成为多年来首位F1赛事的中国车手,这对我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中国人也能在速度与激情的赛场上绽放光芒,为更多怀揣赛车梦的人树立榜样。”
“至于代表中国参赛……很多人提起中国,第一反应可能都是神秘。但我希望,通过在F1赛场上的拼搏,能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为它在国际上塑造更积极的形象。”
凯瑟琳对我说得话似乎感到震惊,但就是这样,这是我对未知挑战的决心——无论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就祖国而言,我都要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国家的赛车传奇。
“身兼这么多‘第一’的身份,会不会给你的赛场表现带来额外压力?”
凯瑟琳抛出的这个问题,我能感觉到它定会成为报道中的吸睛点,无论是网络文章还是英国电视观众,都吃这一套。
但对车手而言,这绝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如何用简短的话语解释清楚,在驾驶时速超300公里的赛车时,既要无视又要感知那极致压力的微妙平衡呢?
若停下来细想我们日常所做之事,换作任何人都会心生恐慌;可同时,我们又不能完全漠视压力,毕竟有诸多期待需要回应,作为竞技者,谁都不会忽视成败背后的意义。
这种复杂的心境,只有真正置身赛车、与旗鼓相当甚至更强的对手同场竞技时,才能体会。
“我觉得压力始终存在。我相信科斯金宁有压力,我有压力,费利佩?阿尔瓦雷斯也有压力。压力是F1车手生活的一部分,想要在这个级别比赛,就得学会与压力共处。所以,没错,作为中国首位F1车手,我有压力;代表威廉姆斯这样一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车队,我同样感到压力很大。我渴望取得好成绩,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和我一样怀揣梦想的人,为了那些热爱并支持威廉姆斯的车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