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狂热的氛围里,杜建邦的出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穿着那身林晚晴亲手为他熨烫平整的深色夹克,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四处交际,拉拢人脉,只是安静地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端着一杯平平无奇的白开水,默默地观察着会场里的每一个人。
他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安静,与周围那些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就好像一个不小心误入了顶级晚宴的、来自偏远地区的乡镇干部,朴素,沉默,甚至带着一丝与这个名利场格格不入的“土气”。
很快,一个年轻人,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上了演讲台。
他约莫三十岁左右,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神锐利,意气风发,身上那股强大的自信,几乎要溢出来。
“这位是雷俊,雷总!”旁边有人低声介绍道,“刚从硅谷回来的高材生,他的公司,就凭一个即时通讯软件的雏形,刚拿到了美国IDG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风头正劲啊!”
“千万美金!我的天!”
一片惊叹声中,雷俊打开了话筒。
他口若悬河,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描绘着互联网即将如何颠覆商业、金融、乃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固守传统的实业,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未来的战场,在金融,在互联网!我大胆预测,未来三年,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将会是全世界资本最疯狂涌入的价值洼地!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小心翼翼地攒钱,而是要敢于利用杠杆,用十倍,甚至百倍的杠杆,跑马圈地,全面进军这片欣欣向荣的市场!谁先抢到,谁就是未来的王!”
他激情澎湃的演讲,引来了满堂喝彩。
掌声雷动。
一个又一个企业家上台发言,每个人都在畅谈自己的宏伟蓝图,如何在东南亚建厂,如何去香港上市,如何拥抱这个百年难遇的黄金时代。
终于,轮到了杜建邦。
当主持人念出“未来集团董事长,杜建邦先生”的名字时,全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那个坐在角落里的年轻人身上。
对于这位神秘的“实业天才”,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在万众瞩目之下,杜建邦缓缓地走上台。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站在演讲台后,而是走到了台前,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每一张兴奋而狂热的脸。
他没有谈论宏伟的蓝图,也没有去吹捧这个所谓的“黄金时代”。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各位,”他平静地说道,“我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
全场一片愕然。
烧焦的味道?这是什么意思?
杜建邦没有理会众人的错愕,继续用他那不疾不徐的语调,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的商业精英。但恕我直言,我们都被眼前的繁荣,蒙蔽了双眼。”
“所谓的亚洲经济奇迹,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它过度依赖外资的涌入,自身的产业结构却脆弱不堪。它们的汇率体系,就像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旦潮水退去,瞬间就会崩塌。”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让会场内狂热的气氛,迅速冷却了下来。
“所以,我在这里,想给大家提一个或许不合时宜的建议。”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警惕虚假的繁荣,现金为王。”
“我建议在座的各位,立刻收缩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所有战线,清空非战略性资产。不要迷信什么高杠杆,而是应该尽一切可能,囤积最宝贵的硬通货——美元,和黄金。”
话音刚落。
全场先是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傻子、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台上的杜建邦。
几秒钟后,压抑不住的窃笑声,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噗……”
“这人……脑子没问题吧?让我们卖掉下金蛋的鸡,去囤积现金?”
“搞实业的,果然不懂金融啊……”
那个刚刚还被奉为时代先锋的雷俊,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毫不客气地拿起话筒,言辞犀利地公开反驳道:
“杜总,时代变了!”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讽与轻蔑。
“我们尊重您是搞实业的前辈,脚踏实地,令人敬佩。但是,金融和互联网的玩法,您可能……是真的不懂!”
“现在是跑马圈地的时代,是速度为王的时代!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诞生一个新的巨头,或者错过一个伟大的机遇!您这种‘收租公’一样的保守思维,格局太小了!只会让你,让你和你的企业,错过整整一个伟大的时代!”
“哈哈哈哈……”
雷俊的话,引爆了全场的笑声。
就连坐在前排的一位头发花白,在国内经济学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扶了扶眼镜,用一种委婉的、教导后辈的口吻说道:“小杜同志啊,你的担忧,有一定道理。但是,看问题不能这么片面嘛。你的观点,恕我直言,过于悲观了。要对我们的亚洲同胞有信心,要对市场有信心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