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那本《低阶丹药炼制心得笔记》,徐缺如获至宝。
接下来的日子,他除了完成必要的杂役和学徒任务,所有空闲时间都沉浸在对笔记的研读和推演之中。
凭借面板的解析能力,他能轻易分辨出笔记中记录的技巧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笔者的个人误区甚至错误。
他将这些信息不断整合、验证,在脑海中反复模拟着炼丹的每一个步骤:投药顺序、火候转换、药力融合的关键节点、凝丹时机的把握…
理论准备日渐充足,但实践却需机会。炼丹堂的公共丹房虽对学徒开放,但使用一次需缴纳不菲的贡献点,且材料自备。
徐缺那二十四个贡献点早已花光,新赚取的贡献点还需攒着兑换后续的丹方和材料。
他并未急躁,而是将目标锁定在最基础、材料也相对最容易获取的“辟谷丹”上。
辟谷丹所需的主料“灵谷粉”、辅料“凝露草”在炼丹堂都能以较低价格或用完成任务的贡献点抵扣换取。
又接取了两次处理“腐骨花”的任务后(他刻意控制了效率和成功率,表现得一次比一次“熟练”一点),徐缺终于攒够了兑换十份辟谷丹材料的贡献点。
选择了一个人员相对稀少的下午,他怀揣着材料,第一次踏入了公共丹房区。
丹房区由数十个大小一致的石室组成,每间石室都配备了最基础的地火口和制式丹炉,设有简单的隔音禁制。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药味和淡淡的焦糊气,隐约能听到某些石室内传来的沉闷轰鸣或懊恼的叹息——那是炼丹失败的声音。
缴纳了五个贡献点的使用费,徐缺被分配到一间编号“丁字贰柒”的石室。
石室不大,陈设简单。
中央是一座半人高的黄铜色丹炉,炉身铭刻着基础的聚火阵和控温符纹,下方连接着地火口。旁边放着玉瓶、玉碗、药杵等一套最简陋的工具。
徐缺深吸一口气,关好石门,激活了隔音禁制。他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先仔细检查了一遍丹炉和地火口。
【物品:制式炼丹炉(丁级)】
【状态:炉壁有轻微使用磨损,聚火阵西北角符文略有黯淡,可能导致该区域火力稍弱。内部无残留药性。】
【地火口:输出稳定,火力调节范围:低~中低。】
面板的反馈细致入微。西北角火力偏弱?徐缺记下了这个细节,这或许会影响药液受热的均匀程度。
他静心凝神,先将十份材料一一取出摆放好。灵谷粉需预先炒制激发谷气,凝露草需研磨成粉并过筛…
每一个预处理步骤,他都做得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笔记心得和面板的实时提示操作,力求将材料处理到最佳状态。
准备工作完成,接下来便是真正的炼丹。
他盘坐于丹炉前,手掐控火诀,小心翼翼地打开地火阀门。一簇橘黄色的火苗“噗”地一声在炉底燃起,室内的温度开始攀升。
根据笔记记载和面板计算,他首先投入炒制好的灵谷粉,以文火慢煨,使其均匀受热,散发出淡淡的焦香。
【炉内温度:185度…190度…灵谷粉活性激发中…】
【建议:保持195度,持续三十息。】
徐缺全神贯注,神识密切关注着炉内温度和最细微的药性变化,双手稳如磐石,不断微调着控火法诀,将炉温精准地维持在面板提示的区间。
三十息后,他迅速投入凝露草粉末。两种药粉相遇,炉内气息顿时一变。
【药性开始融合…出现轻微排斥…需提升火力至210度,加速融合过程…】
【注意:西北角温度偏低,需加大该区域真元引导,或轻微旋转丹炉。】
徐缺立刻照做,分出一缕神识,专门引导火力弥补西北角的不足,同时以极缓慢的速度旋转丹炉,使药粉受热尽可能均匀。
汗水从他额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炼丹对神识和真元的消耗远超他的预期,尤其是这种需要精细操控的持续输出。
若非他神识远超同阶,又有面板从旁辅助,恐怕早已失败。
时间一点点流逝,炉内药粉渐渐化为粘稠的碧色药液,不断翻滚冒泡,药香逐渐浓郁。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凝丹!
需在药液水分将干未干、药力最为活跃的刹那,猛然加大火力,同时以神识之力强行收束药力,使其凝聚成丹!
时机稍纵即逝,早一瞬则丹液稀软不成形,晚一瞬则药力焦糊尽毁!
徐缺屏住呼吸,瞳孔中倒映着炉内翻滚的药液,全部神识都凝聚其上。
【水分含量3.1%…2.9%…2.7%…】
【药力活跃度峰值接近…】
【就是现在!火力提升至250度!神识收束!】
徐缺眼中精光一闪,手中法诀猛地一变!地火骤然汹涌!
与此同时,他强大的神识如同无形大手,猛地向炉内那团躁动的药液狠狠一攥!
嗡——!
丹炉轻微一震,炉内传来一阵密集的“噗噗”轻响,如同雨打芭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