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杨村周遭的黄土坡染上了一层悲壮的橘红。散会后的队伍如同涓涓细流,沿着不同的土路沟壑分散开来,融入这片苍凉的山峦之中。
林峰带着他那一个排——整整十名战士,沉默地走在返回临时驻地的土路上。脚下的黄土松软,每一步都带起细小的烟尘。战士们都很安静,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被踢到的石子滚动声打破这片沉寂。
他的驻地离团部不算太远,是村尾一处半废弃的农家院落。土坯垒砌的院墙塌了半截,几间茅草屋顶的房屋看起来摇摇欲坠,窗户用破麻袋堵着,勉强能遮风挡雨。这里原本的主人恐怕早已在战乱中不知所踪,或者埋骨他乡。
“排长,咱们回来了。”之前问话的小战士,名叫王根生,小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回到“家”的松懈,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茫然。
林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迈步走进院子,目光扫过眼前这十张年轻却写满风霜与菜色的面孔。他们身上的灰布军装洗得发白,补丁摞着补丁,武器更是寒酸——三条老掉牙的汉阳造,两条膛线都快磨平的老套筒,还有几个人手里只有磨得锋利的大刀片或者红缨枪。子弹?每个人身上能找出五发就算富裕户了。
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一个排长,十个兵,穷得叮当响。
原主的记忆碎片融合得更加清晰,让他对眼前的困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饥饿、寒冷、装备匮乏,还有随时可能遭遇的日伪军,像一座座大山压在身上。
但此刻,林峰的心底却是一片滚烫。
他没有理会战士们或坐或靠在院子里休息,径直走进了那间最破败,属于他这个排长的“单间”。屋里除了一张用土坯和木板搭成的“床”,和一个缺了腿用石头垫着的破桌子,别无他物。
他关上门(如果那扇歪歪扭扭的木板能称之为门的话),背靠着冰冷的土墙,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霉味,但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意识沉入脑海,那充满科技感的系统界面再次浮现。【中版红警系统】几个大字依旧悬浮在中央,散发着淡淡的蓝色光晕。
“系统,调出详细界面。”林峰在心中默念。
界面立刻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具体。左侧是资源栏:
【能量】:1000
右侧则分成了几个可切换的标签页:【建筑列表】、【单位列表】、【科技树】、【地图】、【任务】。
他首先点开了【建筑列表】。和之前一样,大部分图标灰暗,显示需要前置建筑或科技解锁。亮着的只有三个:
【中版发电厂】:消耗能量600。系统备注:虽系统单位无需电力,但该建筑可作为基地日常能源象征,并为未来接纳更多本土人员、使用缴获电器设备提供便利,建议优先建造。
【中版兵营】:消耗能量500。系统备注:一切步兵力量的源泉。建造后方可生产基础步兵单位。
【苏联围墙】:消耗能量50/段。系统备注:基础障碍物,可一定程度上延缓敌军步兵及轻装甲单位。
林峰的视线在【发电厂】和【兵营】之间徘徊。按照系统备注,发电厂似乎更有“掩护”作用,但兵营却是实实在在即时战力的保证。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可靠的人手和火力。
略一思索,他有了决断。前期能量宝贵,必须用在刀刃上。兵营是首选!
接着,他点开【单位列表】。在【步兵】分类下,亮着的图标有两个:
【10人小队】:消耗能量200。备注:基础作战班组,装备系统优化版波波沙冲锋枪(71发弹鼓,射程、精度、可靠性全面提升)及轻机枪、反坦克手榴弹。忠诚无畏,训练有素。生产时间: instantaneous(瞬间完成)。
【工程师】:消耗能量500。备注:非战斗人员,可占领敌方建筑(包括非系统建筑,如房屋、工事,但需清除内部敌人),修复桥梁、建筑,具备基础维修能力。
看到“瞬间完成”四个字,林峰的心脏又不争气地加速跳动了一下。这意味着,只要能量足够,他就能在极短时间内爆出海量的兵力!这简直是逆天!
他又浏览了一下其他灰暗的图标,【军犬】、【海豹部队】、【间谍】……还有【坦克与空军】分类下的【轻坦克】、【多功能步兵车】、【V3火箭发射车】……【海军】分类下的各种舰艇……一个个光是名字就让他心潮澎湃。但这些都需要前置建筑,比如战车工厂、船坞,以及更高级的作战实验室。
关掉单位列表,他点开了【科技树】。这里更像是一个庞大的网状图,从最基础的兵营、发电厂开始,延伸出战车工厂、雷达站、矿石精炼厂,再到作战实验室,最终指向那些终极单位,如天启坦克、黑鹰战机,甚至还有标注着“超级武器”的可怕图标,只是具体内容还笼罩在迷雾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