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渊的晨雾还凝着未散的寒气,沾在护灵禾的叶片上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叶脉滑落时,竟带着淡淡的灵气微光。夜千凝蹲在灵脉旁,指尖捏着枚半透明的测灵玉,玉面紧贴着灵脉水——原本泛着墨色的水流已彻底澄澈,能清晰看见水底铺着的鹅卵石,石缝里还缠着几缕淡青色的根须,正是护灵禾扎进灵脉的须根,正缓缓裹住最后一丝若有若无的虚无之力,将其化作灵气融入水中。
“夜千凝师兄!西坡那片灵植带的虚无之力也清干净了!”一名青玄宗弟子抱着测灵玉匣快步跑来,匣子里整齐码着十几枚测灵玉,每一枚都泛着均匀的淡青光晕,“刚测完所有区域,灵气浓度最低的地方也恢复到百年前的水平,比天剑宗后山的灵脉还纯些!村民们送来的灵脉水够足,幼苗长得比预期快三成。”
夜千凝接过测灵玉匣,指尖划过一枚枚温热的玉牌,抬头望向远处的灵植带——半人高的护灵禾顺着灵脉走势铺开,叶片在风里轻轻晃动,泛着鲜活的翠绿,偶尔有灵气光点从叶片上脱落,飘进空气里,连周围的寒气都被冲淡了几分。“辛苦大家了,把剩下的灵脉水匀些给幼苗,再守半个时辰,确认没有残留就准备返程。”
他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剑光破空的呼啸声。抬头望去,三艘灵舟正顺着魔渊的山谷缓缓飞来,为首那艘的船头立着两道身影,林辰握着镇魔剑,剑穗上的金线在晨光里闪着光,苏清月则扶着船舷,手里还抱着一卷展开的兽皮图,正是之前绘制的《三界灵植防护图》。
灵舟落地时,林辰第一时间走到灵脉旁,蹲下身掬起一捧灵脉水——水流从指缝滑落,带着温和的灵气,没有半分邪浊的腥气。“比预想中顺利,”他看向夜千凝,掌心的轮回令轻轻贴近灵脉水,令牌表面的金色图腾泛起微光,映出灵脉深处的景象,“根须已经扎进灵脉主干了,以后就算有零星邪浊靠近,护灵禾也能自行净化。”
苏清月跟着走近,手里还提着个绣着禾苗纹的布包,打开后露出里面整齐叠放的护灵袋——每个护灵袋都用青布缝制,袋口绣着“平安”二字,袋里装着晒干的灵禾叶片和一小粒冰心灵禾丹。“这些是清溪村的村民连夜缝的,李伯说知道咱们在净化灵脉,特意多晒了两筐灵禾叶片,装在袋子里方便携带,遇到邪浊反扑,点燃叶片就能驱邪。”她拿起一个护灵袋递给夜千凝,“还有些灵脉水,是村民们从村后灵泉里接的,比普通灵脉水更纯,能帮护灵禾长得更壮。”
正说着,凌霜带着两名寒水派弟子从山谷深处走来,三人手里都提着木盒,盒盖打开后,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青布,布上放着十几块透明的虚无晶碎片——碎片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金光,没有半分邪浊气息,反而透着纯净的灵气。“我们在魔渊最深处的祭坛遗址里找到的,那里藏着个暗室,里面堆着不少破碎的晶块,都已经自行净化了。试过用碎片泡灵脉水,发现能加速护灵禾根须生长,净化力也会变强。”
夜千凝立刻取来一粒护灵禾种子,蘸了点泡过晶碎片的灵脉水,埋进灵脉旁的土壤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种子就破土而出,冒出两瓣嫩绿色的芽,芽尖还凝着一丝金光,比普通幼苗壮实不少,根须也更快地扎进土壤里。“太管用了!”他惊喜地站起身,“以后咱们破晶的时候,收集的碎片都能用来泡灵脉水,既能养灵植,又能强化灵脉,形成循环的话,邪浊根本没机会滋生。”
林辰看着渐渐长高的幼苗,接过苏清月手里的《三界灵植防护图》,指尖在图上的“魔渊”位置画了个圈,旁边标注上“灵脉净化完成,灵植带覆盖,晶碎片可利用”的字样。“接下来咱们分三路走,”他指着图上的三个标记,“一路去东海沿岸,那里的灵脉连着十几个渔村,渔民出海常遇到邪浊干扰,种上护灵禾能保他们平安;一路去西漠的古灵脉,那里的灵脉被虚无之力侵蚀得久,需要用护灵禾和寒水玉配合净化;最后一路留在天剑宗,整理这次净化灵脉的方法,写成典籍传给各门派,再教弟子们怎么利用晶碎片培育护灵植。”
苏清月在一旁补充:“我已经和清虚观主传过信,他会协调各门派的弟子,东海那边让丹霞派的弟子配合,他们擅长用火符驱散海雾里的邪浊;西漠那边让寒水派带队,寒水玉能封住沙漠里的邪浊源头;咱们留在天剑宗的人,还要和村民们一起,在各村的灵田旁种护灵禾,教他们怎么辨认邪浊气息,遇到情况怎么用灵禾叶片预警。”
当天傍晚,众人收拾好行装准备返程时,夕阳已经把魔渊的天空染成了暖橙色。灵植带的护灵禾在夕阳下泛着淡金色的光,灵脉水顺着山谷缓缓流淌,穿过灵植带时,还会带走几片细碎的叶片,顺着水流飘向远方。青玄宗的弟子们正小心翼翼地将净化后的晶碎片装进玉盒,寒水派弟子则在灵脉旁埋下几块寒水玉,作为长期监测的节点,天剑派弟子则在整理巡查记录,把每个区域的灵气浓度、幼苗生长情况都详细记在册子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