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过渡,再分田到户,最后百艺并行。”
王安石重复了一遍,眉头渐渐舒展,
“主公考虑得长远。河边那片空地我看过,靠近水源,开垦上百亩不成问题,就是有个隐患,凶禽。
凶兽有玄戈营挡着,可天上的凶禽说不定会来啄食,刚种的秧苗要是被糟践了,又得从头来。”
“这个我早想过。”
周明衍端起粥碗喝了口,语气沉稳,
“开荒的时候,我让黄忠带一队士兵守在附近,既能防凶禽,也能让士兵们练练手,见见血。
而且,我还想扩军。
现在玄周村寨人口已经过五千之数,青壮多,很多人都开始修炼,正好招进军队,一来能增强实力,二来能解决矛盾。”
他指了指外面的帐篷区:
“这么多人凑在一起,难免有摩擦,把青壮招进军队,统一训练、统一管理,既能把人力用在实处,也能避免闲来生事。
我们现在缺的就是两样:一是民生安稳,二是对外实力,屯田管民生,扩军强实力,正好互补。”
王安石抚掌赞道:
“主公这招一举两得!既解了粮食之忧,又稳了人心,还强了军队,好!
我这就去拟两份告示,一份‘开荒屯田令’,一份‘募兵令’,然后下发到百姓的芯片里去,让大家都知道。”
王安石说做就做,当即取出纸笔,伏案疾书。
周明衍在一旁看着,只见他下笔如飞,字迹刚劲有力,条理清晰。
不多时,两份告示已然拟好。
“元枢,将这两份告示同步到所有居民的芯片中。”周明衍在心中默念。
“指令已接收,信息同步中...同步完成。”
不到半个时辰,村子中所有的百姓脑中都响起清晰的提示音。
紧接着,两纸告示映入他们的意识中,左边是“开荒屯田令”,右边是“募兵令”,字迹清晰,内容详实。
随着告示内容传达完毕,人群立马炸开了锅。
“开荒屯田!要种粮食了!
”一个穿着粗布衫的老农夫对着自己眼前的虚拟屏幕手舞足蹈,激动得声音都发颤,
“俺老李种了一辈子地,就没见过这么肥的土!
之前去河边看,那土攥在手里都出油,种稻谷肯定高产!
村长这是给咱们找长久饭吃啊!”
旁边几个农夫也跟着附和,有的说要带自家的锄头来,有的说会选种,还有人拍着胸脯说:
“俺们以前在村里就是种粮的好手,现在成了修士,力气更大,开垦起来更快,不出半个月,就能把地翻好!”
更多的人则是仔细阅读着告示中的具体条款:
“参与屯田者每日可得5贡献点,收成后按劳动表现额外奖励...这比单纯出去狩猎稳定多了!”
另一处,青壮们聚集在一起热议着募兵令的内容,一个个眼睛亮得吓人。
一个脸上带疤的青年攥着拳头,声音洪亮:
“募兵!参军给贡献点!
还能学军中功法!
俺早就想跟黄将军学刀法了,之前看他们杀凶兽,那叫一个痛快!现在能参军,俺第一个报名!”
“我也去!”
一个穿着夹克的年轻人跟着喊,
“村长救了我的命,现在村寨要招人守家,我肯定要去!
再说,军中功法肯定比这基础功法要强,还能拿贡献点换武技,这好事哪儿找去?”
一个文弱些的少年怯生生地问:
“我...我修为低,也能参军吗?”
旁边一个年长的士兵拍拍他的肩:
“告示上说了,修为不限,只要有决心、肯吃苦就行!黄将军会亲自训练你们!”
黄忠带着几个士兵在饭堂外摆了张木桌,立起“募兵处”的牌子。
很快,桌前就排起了长队。
见人来报名,黄忠笑着问:
“小伙子,想清楚了?参军就得吃苦,要训练,要杀凶兽,怕不怕?”
“不怕!”
青年挺了挺胸,
“我连死都不怕,还怕吃苦?
只要能守护村寨,能变强,我啥苦都能吃!”
黄忠满意地点头,对着自己眼前的屏幕一划,这青年的屏幕上就显示
“已录入军籍,分配至预备营三队”,
又递过去一块铁牌:
“拿着这个,这是翊军营的令牌,你拿着去营房报到,有人会教你们想要学的武技。”
不远处,王安石亲自坐镇“屯田登记处”,为前来报名的农夫们登记造册。
他细心地询问每个人的特长和经验,分配不同的劳作岗位。
“老丈,您有种稻经验,就去选种组;
这位兄弟力气大,就去垦地组;
这位姑娘,你会控水灵窍,正是我们急需的灌溉人才...”
王安石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众人无不心服口服。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山谷。
不远处的河边空地上,已经有人扛着锄头、铁锹过来了。
在王安石的调度下,开荒工作井然有序地展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