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只负责基础传动和生命维持,不然突进时能量跟不上。
对了,关节处加‘缓震’符文,灵枢峰值输出时反冲力大,不然境界较低的将士们的骨骼扛不住。”
博士的光幕上突然弹出一行提示:
“检测到【锐金】战铠重量 1.8 吨,灵枢满负荷运转时续航仅 2 小时。
是否增加备用灵晶槽?
另外,‘一闪’符文的灵力消耗过高,单次突进需消耗 5% 灵力,连续使用可能导致能源中断。”
“备用灵晶槽加在腰侧,隐蔽点,别影响突进。”
陈昂果断决策,
“【一闪】的消耗不用改 ,突击兵要的是瞬间爆发力,不是持续续航,真到灵力不够的时候,灵枢的电能还能撑着撤退。”
“第二个系列,【青木】-WD 系列,侦察迅捷型。”
陈昂话音一转,光屏上的战铠瞬间切换风格。
不再是锐利的银灰,而是墨绿主甲配深灰哑光涂层,装甲表面覆盖着六边形自适应鳞片,像一层会呼吸的皮肤,
“侦察兵要隐蔽、要快。
灵枢功率按 80 万千瓦设计,标准灵力输出 6000 灵力单位,潜行时 95 公里 / 小时,爆发模式能到 220 公里 / 小时,全靠‘叶舞’符文提升神经反射。”
他指着战铠的头盔:
“设计成箭矢形状,传感器阵列像束发冠冕,‘千目’系统能覆盖三公里,在前期没有神识的时候作用更佳。
核心符文用【同尘】,让装甲跟周围的光线、磁场、灵气波动同步,实现光学 + 神识双隐形;
功能符文除了【叶舞】,再加‘消音’符文,脚部的缓冲结构配合电力驱动,移动时没声音。”
模拟场景随之变化:
【青木】战铠在森林中潜行,体表鳞片随树木纹理实时变色,连落叶落在肩甲上都被符文吸附,
“能源配比按灵力 60%、电力 40%,迷彩和传感器靠灵力驱动,机动和消音靠电力,这样潜行时灵力波动小,不容易被神识探测到。”
“第三个系列,【玄水】-AS 系列,特种潜行,主打水陆两栖。”
陈昂调出流体动力学模拟图,光屏上的战铠泛着深海蓝的光泽,全身是光滑的流线型,像被水流冲刷过的鹅卵石,
“水下作战最麻烦的是阻力和隔音。
所以关节处加伸缩式防水膜,背部装流体推进背包,灵枢功率按 100 万千瓦设计,水下速度能到 55 节 。”
他指着战铠的面甲:
“用弧形深蓝色镜面,水下时显示水文和声纳成像;
核心符文用【御波】,操控周身流体减少阻力,还能形成隔音的‘静默领域’;
功能符文加【冰锢】,手甲喷射极寒液氮,既能灭火,关键时刻又能冻住敌人。”
“能源配比按灵力 50%、电力 50% 来,最均衡的比例。”
陈昂调出登陆模拟。
【玄水】战铠从海岸线悄然登陆,海水顺着装甲表面的符文快速滑落,
“水下时灵力驱动【御波】和【冰锢】,电力驱动推进器;
陆地上反过来,电力维持机动,灵力保留给战斗。
灵枢的转化效率够高,两种环境切换不用重启系统。”
“第四个系列,【烈火】-FH 系列,压制歼灭,重火力压制装甲。”
陈昂的语气变得沉重些,光屏上的战铠瞬间 “厚重” 起来。
暗红色主甲配鎏金纹路,肩部、背部布满武器挂点和散热孔,运行时孔洞透出暗红光芒,像即将喷发的火山,
“灵枢功率按 180 万千瓦设计,过载时能到 200 万。
全靠电力支撑武器系统。
重量 3.2 吨,装甲要厚,不然扛不住后坐力。”
他指着战铠的双臂:
“复合武器挂架装‘焚天’等离子炮,背部加火箭弹巢。
全武器满载能持续射击 4 分 30 秒。核心符文用【燃尽】,把灵力活性化,提升武器出力,等离子团能到金白色;
功能符文加【爆炎】,灵枢过载时炸环形冲击波,清近距离敌人。”
“能源配比按灵力 40%、电力 60%。”
陈昂调出防御战模拟。
数台【烈火】组成交叉火力网,等离子光柱倾泻而下,兽潮在光柱中蒸发,
“【燃尽】耗灵力,但武器冷却、推进、护盾全靠电力。
灵枢的电能输出要稳,不然等离子炮容易过热。”
博士突然插入一句:
“检测到【烈火】的散热系统负荷过高,全武器运转时温度会超过 1200℃。
是否增加‘熔炉’核心过载系统,用灵力辅助散热?”
“加,但是要限制过载时间,最多 10 秒。”
陈昂点头,“灵力辅助散热能降 300℃,但不能常用,不然影响武器供能。”
最后,陈昂调出第五个系列的框架,光屏上浮现出一尊如小山般的战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