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位兄弟,亦是此道老手。
我等愿毛遂自荐,加入巡察部,为维护玄周镇安宁,略尽绵薄之力!望大人成全!”
王安石闻言,脸上喜色更浓。
他深知展昭之能,更了解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皆是可靠的干才。
在开封府时,他与包拯虽非同一派系,但也敬重其为人,对展昭等人的能力和品性素有耳闻。
如今玄周镇初创,巡察部正缺这等既有经验又忠勇可信的高手坐镇!
“好!好!好!”
王安石抚掌连道三声好,
“展护卫与四位兄弟肯入我这玄周镇为官,实乃我玄周镇之幸,是巡察部之大幸!
王某岂有不允之理?以诸位之才,入了巡查部没有职位却是委屈了。
但是现如今主公处于闭关之中,我也不好安排你等职位。
这样吧,展护卫,我和赵虎兄弟先发个消息,告知他们你等身份,日后具体能领什么职位,还是等主公闭关结束之后,再做打算。”
“赵虎?”
听王安石所言,展昭几人皆疑惑的看向赵虎,王安石注意到之后,大笑了起来,解释道:
“展护卫莫要疑惑,现在镇中巡查部中也有一人名叫赵虎,我说的那人是他。”
听闻此言,展昭五人眼中的疑惑都消散而去,随即抱拳:
“多谢王大人信任,我等几人现在就去寻赵虎统领。”
几乎在展昭等人加入的同时,另一位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也跟随着一小股流民,抵达了玄周镇。
此人便是章衡。
章衡,字子平,北宋名臣,以博学强记、文采斐然着称。
然而,在历史上,他与王安石的关系却颇为微妙。
彼时王安石力主变法,激流勇进,而章衡虽亦有才学抱负,却在一些政见上与王安石不合,两人因此存在隔阂与疏离,并非同路之人。
当章衡随着人流进入玄周镇,办理登记,初步感受到此地的秩序与活力,正暗自惊叹之时,却偶然得知,如今主持此镇日常政务的,竟是自己昔日的对头王安石!
一瞬间,章衡心中百感交集。
故人相逢,本应是喜,但念及往日政见分歧,他下意识地便生出了去意。
此地虽好,但若主事者是王安石,他恐怕难以自处。
然而,就在他心生去意,尚未付诸行动之时,他芯片中那道平和的提示音尚未响起,王安石那边,其芯片衍生的灵智,却已发出了提示:
“检测到历史特殊性人物:章衡(字子平),已入镇登记。”
王安石接到提示,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任何不悦,反而涌现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太清楚章衡的才学了!
此人之博闻强识、处理政务之能力,绝不逊于自己!
往日的政见不合,那是基于大宋那个特定的环境与局势。
而如今,天地翻覆,身处这广袤无垠、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永恒真界,过往的那些朝堂争执,显得何其渺小!
玄周镇需要人才,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章衡,正是目前极度缺乏的高层文治人才!
没有丝毫犹豫,王安石立刻主动寻到了暂时被安置在客舍的章衡。
“子平!别来无恙!”
王安石推开客舍房门,脸上带着真挚的、毫无芥蒂的笑容。
章衡显然没料到王安石会亲自前来,而且态度如此热情,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起身拱手:
“介甫兄……久违了。”
语气中带着一丝疏离与警惕。
王安石仿佛没看见他的戒备,直接上前拉住他的手:
“此地非说话之所,走,随我去见一人,我们再详谈!”
不由分说,王安石便将章衡拉到了周佑霖的办公之所。
三人在静室坐定,周佑霖命人奉上清茶。
王安石看着依旧眉头微蹙的章衡,开门见山:
“子平,我知你心中所想。
无非是念及昔日汴京朝堂,你我有过政见相左之时,怕在此地难以共事,故而萌生去意,是也不是?”
章衡被说中心事,默然不语,算是默认。
“糊涂啊子平!”
王安石一拍大腿,语气恳切,
“往日种种,譬如昨日死!
你可看清如今是何等天地?
此乃永恒真界!万族林立,弱肉强食!
人族势微,挣扎求存!我等效力的玄周镇,便是在此等绝境中,由主公周明衍一手开创的一方净土,一线生机!”
他指着窗外:
“你看看这镇子!看看那些安居乐业的百姓!
看看那些为了生存与发展,日夜不休的工厂与研究所!
再看看外面那无边林海,隐藏着多少凶险异族!
在此等存亡绝续之际,你我昔日那些关于政见上的争执,还有何意义?!”
周佑霖也适时开口,声音沉稳:
“章先生,介甫他说的在理。”
我们玄周镇现在最缺的就是像您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