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让周明衍等待太久,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王安石便领着六人步入了府邸大堂。
为首者自然是王安石,其侧后方半步,跟着一位看起来年约二十七八的文士,面容清俊,肤色白皙,一双眸子格外清明,带着几分审慎与思索,正是章衡。
他身姿挺拔,虽穿着朴素的青色长衫,却自有一股书卷清气,只是那眼神深处偶尔闪过的洞悉世情的光芒,显露出他并非真的只是未经世事的青年。
再之后,则是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的展昭,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位壮士。
五人虽风尘仆仆之色未完全褪去,但精神矍铄,眼神明亮,显然已从初来时的困顿中恢复过来。
“主公。”
王安石率先躬身行礼。
“见过周镇长(主公)!”
章衡与展昭等人也随即行礼,称呼略有不同,展昭五人显然已从芯片信息和与王安石等人的接触中,知晓了周明衍的正式身份与称呼。
周明衍目光扫过众人,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虚抬右手:
“诸位不必多礼,请坐。”
他声音平和,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气度,那是身居高位且实力强大自然蕴养出的威仪。
众人依言在下首的座椅上落座,姿态各异。
王安石沉稳,章衡含蓄中带着观察,展昭五人则坐姿端正,隐隐透着军伍气息。
周明衍没有过多寒暄,目光首先落在章衡身上,开门见山:
“章衡先生,你的情况,介甫已向我详细说明。
你能留下,我深感欣慰。”
章衡微微欠身,语气不卑不亢:
“周镇长言重了。
章某在此世界乃落魄之人,蒙玄周镇收留,已是感激。
至于留下……介甫兄与周先生恳切相劝,言及此界人族危局与玄周镇之抱负,章某亦非铁石心肠,故而暂留,以观后效。”
他话语中依旧保留着一丝文人的矜持与谨慎,并未完全承诺效忠。
周明衍对此并不意外,他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坦诚地看着章衡:
“章先生,我知你与介甫昔日政见或有不同,那是基于彼时彼地的国情与认知。
但如今,天地已然不同。”
他的语气变得郑重:
“在此,我可以向你,也向在座诸位承诺,在玄周镇,一切政策的出发点,有且只有一个:
如何在确保人族生存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在这危机四伏的永恒真界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严,有希望!”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
“因此,我允许,甚至鼓励有不同的声音存在。
只要是为了玄周镇的发展,为了人族的未来,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哪怕是批评与质疑,都可以摆在台面上来讨论。
集思广益,方能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一言堂,固步自封,在这等环境下,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番话,由一个掌控着绝对武力和权力的领袖口中说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与现代性的开明,让章衡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原本以为,这位年轻的镇长,或许会凭借其自身绝强的武力强行推行自己的意志,却没想到对方竟有如此胸襟与见识。
周明衍继续看向章衡,语气转为诚恳:
“章先生,你的才学,我素有耳闻。
玄周镇初立,百废待兴,尤其是律法一道,更是根基所在。
目前镇内虽有巡察部维护治安,督查殿处理违纪,但缺乏一套完整、公正、且能适应此界新形势的法律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独立司法、刑罚执行机构。
无法,则无信,无信则不立。长此以往,镇子内部必生乱象。”
“我意,新设一殿名为典刑殿 ,独立于政和殿与巡察部之外,专司立法、审判与刑罚执行,确保镇内法度严明,赏罚公正,保障每一位百姓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接着,周明衍详细阐述了典刑殿下的三司构架:
“典刑殿下,拟设三司。
其一,宪台司,为立法与司法解释之中枢,负责起草、修订、解释律法,审核各项政策法规是否合法,研究疑难法律问题,并指导下级审判。
宪乃法度根本,台为权威官署,此司当为玄周镇法度之基石。
甚至以后晋升到王庭,那宪台司修订的律法可是一国律法。”
“其二,谳狱司,为核心审判机构,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受理冤假错案之上诉重审,掌最终量刑之权。谳字古义即为审判定罪,名实相符。”
“其三,司刑司,专管刑罚执行与狱政,负责监狱管理、徒刑流刑执行、监督死刑,以及罪犯登记劳役等。
名由职定,清晰明了。”
周明衍目光灼灼地看向已然听得有些入神的章衡:
“目前,镇内虽有巡察部捕头依一些粗浅条文办案,但不成体系,难以应对复杂情况,更无法支撑未来更大规模的发展。
章先生,我深知你博通经史,尤精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