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两位伟大帝王的隔空对峙,其意义远超个人武力的比拼。
这仿佛是两条奔腾了无数岁月的文明长河,在命运的安排下,与永恒真界这片奇特的河床上,轰然交汇,激荡起探究谁主沉浮的滔天巨浪。
平原之上,风起云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李世民一身明光铠,在并不强烈的天光下却仿佛自身就在发光。
他并未持拿兵器,只是平静地站立在那里,双手自然垂落,但那由无数次沙场征伐与贞观治世淬炼而出的煌煌帝气,已然如同无形的领域,与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的文华清气,李靖、秦琼的兵家煞气完美交融,构成了一幅浑然一体的贞观气象。
这气象,包容、进取、自信,既如天罗地网,又如春风化雨。
对面,屋大维·奥古斯都,这位罗马的神圣尊者,他的气息则更加内敛,却也更显冰冷与坚硬。
他猩红的战袍象征着无上权威与征服,黄金桂冠下是洞悉人性与权力的深邃目光。
他周身弥漫着的,是罗马和平的秩序之力,是法律、道路、军团构成的庞大帝国的缩影,严谨、高效、不容置疑,如同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战争机器开始预热。
无需过多言语,两位帝王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已然传递了所有信息。
对彼此的认可,以及必胜的决心。
“战!”
几乎是同时,双方麾下的四位臣属,化为八道流光,悍然对撞!
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两位凌烟阁首功之臣,并未直接冲杀。
房玄龄手持玉笏,面容沉静,周身却有一股通古今之变的浩然文气升腾而起。
他并未施展攻击术法,而是以自身为引,沟通冥冥中的文脉长河。
春秋笔法·经权篇!
刹那间,无数闪烁着微光的古老篆文自虚空中浮现,并非攻击,而是记录与权衡。
它们如同最精密的史笔,迅速勾勒、解析着罗马阵营五人的气机流转、力量属性、乃至招式习惯。
这并非预知,而是基于无穷智慧与信息整合的洞察先机,为李靖和秦琼指明攻守的机与节,何时当守,何处可权。
(这里四个字的意思分别是进攻的时机,进攻的节奏,防御的时机,随机应变的节点)
与此同时,杜如晦面容肃穆,仿佛化身法家酷吏,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卷由光芒构成的律令竹简,正是《贞观律》的精神显化!
律令·画地为牢!
他口诵律文,声音冰冷而无情:
“擅越雷池者,削其势!
聚众抗法者,分其力!”
无数由律法条文构成的暗金色锁链自虚空探出,并非禁锢肉身,而是直接作用于对手的势与力。
这些锁链能强行削弱冲锋者的气势峰值,离散协同作战者的力量联结,将战斗强行纳入《贞观律》所定义的秩序框架内,违者便要受到规则层面的反噬。
面对这无形却直指根源的智谋与规则压制,屋大维身后那位身着白袍的大祭司动了。
他高举手中镶嵌着宝石的权杖,吟唱着古老而肃穆的祷文:
“以法律与秩序之名!”
一道凝练的、由无数罗马法典文字构成的纯白色光柱冲天而起,随即化作一面巨大无比、边缘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律法铁壁,轰然矗立在罗马阵营前方!
春秋笔法的洞察篆文撞上律法铁壁,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智慧的光芒与绝对的法理文字相互消磨。
房玄龄的儒家之道,在这更加僵硬,不容变通的古罗马律法概念面前,推演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而杜如晦的森严律令锁链,在接触到律法铁壁的领域时,也仿佛遇到了同源却更加霸道的秩序力量,相互抵消、侵蚀,难以及远。
“东方的智者,你们的谋略令人惊叹。”
大祭司声音平稳,带着罗马式的理性与骄傲,
“但在罗马的律法与秩序面前,一切变通皆需遵循既定的规则!”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
对方并非以巧破巧,而是以秩序,来对抗秩序。
就在两边文人谋士僵持不下之际,真正的锋刃出鞘了!
李靖,这位被后世尊为军神的将领,并未急于冲阵。
他目光如炬,扫过罗马阵营的站位,手中并未持剑,而是虚空一划!
兵法·十面埋伏!
刹那间,以他为中心,整个平原的地势仿佛都在他的意志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无数由精纯兵家煞气凝聚的透明士卒虚影凭空浮现,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冲杀,而是如同最精锐的唐军,结成了变幻莫测的军阵。
鸳鸯阵、六花阵、锋矢阵……阵势流转,生生不息,从四面八方,如同潮水般涌向罗马阵营,专攻其衔接之处,扰其阵脚,断其联系!
与此同时,秦琼,这位绝世猛将,发出一声雷霆般的暴喝!
他身形暴涨,手中金装锏绽放出刺目的金光,一锏砸出,看似直来直往,却蕴含着崩山裂石的恐怖力量与一股专破各种护体罡气、能量屏障的真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