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一、帝俊与那先天葫芦藤的气机相互试探、交流之际,天际忽然传来三道清越平和,却又沛然莫御的气息。
只见三道清光落下,显露出三位道人的身影。
一位老者,面容清癯,手持扁拐,气息无为而深邃,正是太清老子。
一位中年,面容威严,手持玉如意,气息尊贵而凛然,乃是玉清元始。
一位青年,面容俊朗,背负长剑,气息凌厉而洒脱,正是上清通天。
三清降临,目光瞬间便被那霞光万道、道韵盎然的先天葫芦藤与七个宝葫芦所吸引。
他们亦是感应到此处宝光冲霄,机缘显现,故而前来。
场中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一方是太阳星的两位皇者,另一方是盘古元神所化的三清,皆是跟脚非凡、修为臻至大罗金仙巅峰之辈。
太一见到三清,心中念头急转。他深知三清跟脚深厚,未来不可限量,且同为盘古遗泽,太阳星为盘古左眼所化,某种意义上也算同源。
他上前一步,率先开口,声音平和而不失气度:
“原来是三位道友驾临。吾名太一,此为吾之兄长帝俊。吾等亦是感应机缘至此。”
太一目光扫过那七个葫芦,转而又看向三清,“此先天葫芦藤乃父神脊梁不周山所育,蕴含开天造化。今日七宝同现,我等皆是盘古正宗,父神遗泽,可见此宝与吾等皆有缘法。不若共同参详,各取所需,以免伤了和气,堕了父神颜面。”
太一这番话,既点明了彼此“盘古正宗”的身份,拉近了关系,又提出了“各取所需”的合理建议,姿态不卑不亢。
三清闻言,神色各异。
老子眼神古井无波,微微颔首。元始天尊打量了太一和帝俊一番,见其气息纯正,跟脚不凡,且言语得体,心中那点因被“抢先”而产生的不悦也散去了些。
通天教主则是爽朗一笑,爽快道:“太一道友所言甚是!宝物有缘者得之,吾等皆是父神血脉,正当如此!”
帝俊在一旁,见太一处理得当,也暗自点头,河图洛书隐去光华,表明并无争斗之意。
气氛顿时缓和下来。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七个葫芦之上,各自感应其中缘法。
帝俊在一旁见太一处理得当,也暗自点头,周身皇道气息稍稍收敛,河图洛书隐去光华,表明并无争斗之意。
场中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众人目光再次聚焦在那七个蕴藏着不同大道法则的宝葫芦上。
太一神念微动,已然感应到那黄色葫芦内蕴先天剑气,与他的混沌钟隐隐呼应;另一只混沌色的葫芦更是玄妙,仿佛内蕴一方未开的天地,与他的混元大道颇为契合。
帝俊则对那赤色葫芦中透出的销魂蚀骨之意,以及金色葫芦中统御万灵的气象产生了强烈的感应。
三清亦各自有所感应:老子目光落在紫色葫芦上,其中流转的丹火玄冰道韵,与他所悟的太极阴阳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元始天尊感应到青色葫芦周围时光涟漪荡漾,似乎蕴含着时间奥秘。
通天教主则对蓝色葫芦中那纳须弥于芥子的空间道韵产生了浓厚兴趣。
然而老子目光在太一身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他隐隐感应的那黄色葫芦,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确定:此紫葫芦,与贫道有缘。
太一心中明了,这是老子的道与紫金葫芦最为契合。
他心念电转,瞬间权衡。与未来注定成圣的老子争夺此宝,即便凭借混沌钟或可一争,但必然恶了三清,尤其是这位未来的太清圣人,其因果最为难缠。不若顺势而为,结个善缘......
老子似看出他心思,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继续说道:太一道友,贫道知那黄葫芦亦与你有缘。然紫葫芦于吾未来之道,关乎甚大。若道友愿成全,贫道铭记此情,他日若有所求,只要不违天道,贫道可应允一事。
此言一出,便是元始、通天都略显动容。
他们深知自家大兄的性情,从不轻易许诺与人,此言分量极重!
太一自然明白,这并非简单的欠因果,而是一个来自未来注定要屹立于洪荒之巅的强者、甚至圣人的郑重承诺!
太一闻言,心中豁然开朗。
一个未来圣人的承诺,其价值在某些时候,确实远超一件先天灵宝!
尤其是在他意图走通混元之路,未来可能与天道秩序有所冲突的情况下,这份善缘和承诺,或许能成为关键时期的转圜余地或助力。
况且,他本就更属意黄色葫芦与混沌葫芦,让出紫葫芦并无实质损失。
太一当即面露坦然笑容,拱手道:太上道友言重了。既是于道友未来道途至关重要,贫道岂有不成全之理?此紫葫芦合该为道友所得。道友之情,贫道记下了。
他答应得干脆利落,显得光风霁月,格局开阔。
老子深深看了太一眼,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但那古井无波的眼神中,确实多了一丝极淡的认可与将此事记于心中的郑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